从《龟虽寿》看曹操养生:传统智慧的现代启示
从《龟虽寿》看曹操养生:传统智慧的现代启示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是曹操在《龟虽寿》中的名句,展现了他对于生命和养生的独特理解。作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不仅在乱世中建立了不朽功业,更在养生领域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曹操的养生理念
曹操的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龟虽寿》不仅是他个人的养生宣言,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养生哲学。诗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一句,明确表达了曹操对于寿命和健康的看法:虽然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但通过积极的养生实践,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练气养生的具体方法
虽然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曹操具体的练气方法,但根据传统气功理论和后世研究,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采用的一些养生技巧。
舌顶上腭
舌顶上腭是传统气功中的基础练习之一。具体做法是将舌尖轻轻抵住上腭,发音为“尔”,使口中发【尔】声!
舌头尽量多贴!不仅是舌尖顶着!
舌抵上腭即柱舌,丹道术语叫:【搭鹊桥】
气功"调身"中基本的内容之一,在气功修/炼中有重要作用。
气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王"!
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
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Xue位,乃属修/炼之关窍。
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
为【神】炁会聚之所,其窍不闭,则漏神漏炁!
修/炼家言“口开神炁散”,即是此义。
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神炁。神炁相抱,则津液易滋,随口咽下,灌溉五脏,如同婴儿哺Ru之状。另外,舌顶上腭,还有接通任督二脉!
再是打坐🧘♀️时舌顶上腭时分泌的口水 可千万别吐了!小口咽下去!营养价值比燕窝可高多了!
有句老话叫【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
道家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
还给予"琼浆""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
【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
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
李中梓在《医院必读》中说:祖先造字以千口水!为"活"字,可见古人对口水作用的重视。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一百多岁了还耳聪目明,体力不衰。皇甫隆回答说,蒯京活了一百二十岁还很壮实,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齿和咽唾液,我是学了他的经验而长寿的。
李/时珍认为: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颜容形槁,眼明耳灵。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稿。
李/时珍认为"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
呼吸调息
呼吸调息是练气养生的核心。通过调整呼吸的节奏和深度,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养生的效果。曹操可能采用的呼吸方法包括:
- 自然呼吸:保持呼吸平稳,逐渐过渡到腹式呼吸。
- 顺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
- 逆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放松。
意念引导
意念引导是练气养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集中注意力,引导气息在体内运行,可以达到调和身心的效果。具体方法包括:
- 定位性意守:将意念集中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
- 定向性意念:引导气息沿经络运行。
- 节律性意念:配合呼吸数息或细微振动。
养生实践的现代解读
虽然曹操的养生方法距今已近两千年,但其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研究表明,规律的呼吸练习和意念集中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此外,曹操强调的“养怡之福”也提醒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养生的关键。
结语
曹操的养生智慧,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练气方法上,更在于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正如《龟虽寿》中所言,“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健康长寿的目标。曹操的养生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