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信诈骗升级:AI换脸和共享屏幕成新套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信诈骗升级:AI换脸和共享屏幕成新套路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1572547_632083
2.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3/b364f2213dc94ff4b21cced84f326ac6.shtml
3.
http://news.cctv.com/2025/01/03/ARTIme9rhHd9hrHtwLMGMHmG250103.shtml?spm=C94212.PZd4MuV7QTb5.Euuu2IJOvZIL.37
4.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027A025CM00
5.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a100e96ea0477320f83a4b14ccb2aa6a
6.
https://news.cctv.com/2025/01/05/ARTI8vDvfOkH45DYQAh4pHyD250105.shtml
7.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7/content_6964352.htm
8.
67609fff00000000130028c1
9.
67613de3000000000b00d1dc
10.
https://baowei.xmu.edu.cn/2024/1220/c8235a490672/page.htm
11.
https://www.waytoagi.com/question/77410
12.
https://www.keepersecurity.com/blog/zh-hans/2024/07/08/common-whatsapp-scams-and-how-to-avoid-them-in-2024/
13.
https://sfj.gz.gov.cn/ztlm/fzxc/xfks/content/post_9697981.html
14.
http://lk.china-embassy.gov.cn/zytz/202410/t20241014_11507298.htm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也在不断翻新。其中,“共享屏幕”诈骗和“AI换脸拟声”诈骗尤为猖獗,给无数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揭秘这两种新型诈骗手法,帮助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01

“共享屏幕”:一个看似无害的功能,却暗藏杀机

“共享屏幕”原本是一个方便远程协作的功能,却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了诈骗工具。诈骗分子通过特定APP,使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能够让对方实时看到,从而窃取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天津的罗先生就曾遭遇过这样的诈骗。他接到一通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预订的航班被取消,并主动提出帮助办理机票改签和航班延误赔偿。在诈骗分子的引导下,罗先生下载了一个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在共享屏幕的过程中,罗先生无意中打开了银行App和支付付款码,结果银行卡内的3万多元余额全部被转走。

无独有偶,湖南王先生也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公司的客服人员,声称系统检测到他购买的保险即将自动扣费,需要通过屏幕共享解除绑定。王先生信以为真,下载了相关APP进行操作,结果银行卡中的资金被转走。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官方客服、监管部门或执法部门等身份,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者下载具有远程操作、屏幕共享等功能的软件。一旦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诈骗分子就能实时监控其手机或电脑屏幕,获取关键信息,如密码、验证码等,从而盗取资金。

02

AI换脸拟声:当“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技术融合他人面孔和声音,制造非常逼真的合成图像来实施新型网络诈骗。这类骗局常常会在短时间内给被害人造成较大损失。

香港警方近期披露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亿港元的多人AI换脸诈骗案,就是典型的案例。在这起案件中,某公司职员受邀参加一个“多人视频会议”,除了受害者外,其余参与者均为AI换脸后的诈骗人员。诈骗分子通过AI技术合成虚假视频,成功骗取了2亿港元。

AI换脸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人脸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人脸变换融合、背景环境渲染、图像与音频合成等关键步骤。最核心的部分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视频中的人脸图像,提取关键面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融合。最后,通过背景环境渲染并添加合成后的声音,生成逼真度较高的虚假“换脸”视频。

面对这种新型诈骗,普通人该如何识别和防范呢?四川网警的网络安全专家张警官建议:

  1. 提高反诈意识,对任何涉及资金往来的情况保持警惕
  2. 多途径核对信息,不要轻易相信视频会议中的身份
  3. 观察视频是否有穿模或异常变形,这可能是AI伪造的迹象
  4. 保护个人隐私,防止聊天信息、身份信息泄露
  5.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学习更多防范知识
03

如何防范新型网络诈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诈骗,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给出了以下建议:

  1. 不盲目不轻信: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对“天上掉馅饼”的说辞保持警惕

  2. 拒绝“共享屏幕”: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

  3. 谨慎转账汇款:涉及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防范资金被骗风险

  4. 正规渠道维权:如遇经济纠纷,应依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维权

  5. 遭遇诈骗速报警:如发现自己陷入诈骗陷阱,应及时保存证据并向公安机关反映

网络诈骗手法虽然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猎物”。记住,无论是“共享屏幕”还是“AI换脸”,都不过是诈骗分子的工具。只有我们自己提高警惕,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