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亿港币AI诈骗案背后:金融机构如何构建反诈防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7: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亿港币AI诈骗案背后:金融机构如何构建反诈防线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手段也在不断进化。骗子们利用AI技术进行深度假冒、智能聊天机器人和社交工程攻击,使得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和高效。然而,AI技术同样可以用于打击诈骗,通过行为分析、智能客服和深度学习反诈骗系统,我们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预防诈骗行为。了解这些技术和案例,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还可以借助AI工具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01

AI诈骗:技术的“双刃剑”

AI诈骗是通过对AI技术的非法应用,如肖像伪造、声音模拟、诈骗脚本生成等形式,来达到侵害他人利益的犯罪目的。作为AI时代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形态,AI诈骗体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诈骗产业链环环相扣,溯源难。当前AI技术突飞猛进,利用AI软件,仅仅通过对短视频中零散的人声进行识别与提炼,便能对发声者的性别、年龄、地域完成智能化分析,并能从声音数据库中精准匹配相似度较高的声音预测模式,而后通过重构音质内容来模仿出发声者声音。在这类AI诈骗中,诈骗分子通常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分别从技术支持、设备管理、算法预测、受众筛选、欺诈实施等环节来逐步实施犯罪,由此形成的诈骗产业链给诈骗治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很多时候虽然侦查到某一环节的犯罪要素,但往往难以追溯到真正的组织策划者。

其次,超越时空的流动性。AI诈骗犯罪行为是通过线上操作实施,脱离了时间、地点的制约,由此会形成一种流动式诈骗链条。犯罪分子会在任意时间、地点内,同时面向不同的联系人实施诈骗,并在诈骗成功后第一时间将诈骗资金转移至海外。

最后,立体化实行诈骗,社会危害性大。较之传统电信网络诈骗手段,AI诈骗在维度上呈现出鲜明的立体化特征,即以“点—线—网”的结构实行诈骗犯罪,无需再通过线性的直接接触来达到诈骗目的,而是利用网络虚假身份信息通过立体化的远程操控、实时指挥、多层次分工等来开展诈骗。这种立体化特征使得诈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加剧、辐射面更广,治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加大。

02

AI诈骗的典型案例

2024年2月,香港警方公布了一起震惊全港的AI诈骗案。一家英国跨国企业的香港分公司,被骗子用伪造的「AI换脸」和AI音频合成的视频内容,冒充总公司的CFO,直接骗走了2亿港币!

据称,这位香港分公司的员工收到了一封英国总部CFO的邮件,称总部正在计划一个「秘密交易」,需要将公司资金转到几个香港本地的账户中待用。而这个员工一开始并没有相信这封邮件的内容,认为是钓鱼诈骗邮件。但是骗子不断给他发邮件讨论这个秘密交易的必要性,最终,给他拨打一个视频电话。

在电话中,这位员工看到了公司的CFO和其他他认识的「几位同事」,大家都在一起开会。骗子还在视频会议中要求这位员工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视频会议中的「英国领导」要求他赶快进行转账,之后就突然中断了视频。而信以为真的员工就分15次向5个香港本地的账户陆续汇款了2亿港币的资金。

而在整个事件持续5天之后,他才回过味来,向英国公司求证,最终发现被骗了。香港警方在通报中称,以往的「AI换脸」诈骗,一般都是一对一的。这次骗子用视频电话会议的形式,伪造了一个「高管团队」,让可信度大幅上升。

骗子使用Deepfake技术,通过公司的Youtube上视频和其他公开的媒体素材,就成功伪造了英国公司高管的形象和声音。参与视频会议的都是真人,然后通过「AI」换脸,把骗子的脸和声音都换成了对应的高管的脸和嗓音,下达了转账的指令。

而除了受骗的这一名员工之外,骗子还联系了另外几位香港分公司的员工。警方表示,整个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还没有逮捕任何嫌疑人,但是希望向公众发布消息,防止骗子通过类似的手法再次得手。

03

AI反诈骗:技术的“守护者”

面对AI诈骗的严峻挑战,金融机构积极探索AI驱动的金融反欺诈新思路,构建了“以攻为守”的多层次、多维度反欺诈防御体系,涵盖系统支撑、情报监控、多因素认证、智慧识别、智能升级及协同联动等多个核心环节,以期有效应对并预防各类新型欺诈行为,为金融机构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1.构建全面自动化的反欺诈系统闭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确保反欺诈工作的高效性和精准性,新网银行建立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反欺诈系统体系。该体系由情报信息、特征工厂、模型系统、决策引擎、名单管理、监控预警、案件调查等多个系统模块组成,共同构建一个闭环的反欺诈网络。这些系统模块之间紧密衔接、功能互补,形成高效协同、有机耦合的反诈合力。在面对AI新型诈骗时,该系统体系能够自动反应、精准识别并拦截潜在风险,为银行筑起一道坚固的反诈防线。

2.健全情报监控体系。情报监控预警是构建金融反欺诈体系的首要环节,其关键在于及时感知最新的AI技术、新型的欺诈手法以及潜在的欺诈风险。新网银行通过构建全面的情报监控体系,实时获取和处理社交媒体、论坛、贴吧等网络信息及黑灰产信息,并由专门的情报分析人员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存在的新型欺诈手法,为智慧识别提供有力支持,更让金融机构先敌一步,掌握主动。

3.强化业务流程多因素认证机制。业务流程反欺诈是金融反欺诈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通过页面交互实时对抗欺诈行为。例如,在身份验证环节引入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并结合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传统安全措施,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多因素认证体系,增加欺诈者冒用身份的难度,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对于高风险的交易行为,还可通过5G视频通话技术进一步核验用户身份,防止欺诈者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欺诈活动。

4.提高智慧识别欺诈行为的水平。智慧识别是反欺诈体系的核心环节,其关键在于利用AI技术对欺诈行为进行精准识别。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构建能够精准识别各种欺诈模式的智能模型。同时,通过异常检测等无监督学习技术,可以挖掘出偏离正常行为模式的异常交易,及时捕捉新型欺诈手段。此外,图像识别技术也被用于活体检测,以识别如2D照片、3D面具或换脸攻击等欺诈行为。最后,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可以将多源异构离散数据及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提炼为对客户风险的深度洞察,从而提升对团伙欺诈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5.提升反欺诈体系智能升级的速度。智能升级是反欺诈体系持续发力的重要保障,其关键在于不断更新和优化反欺诈技术和策略。首先,技术研发是推动

04

未来展望:AI诈骗与反诈骗的博弈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进化。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基于AI的新型诈骗手法,如深度伪造视频、语音合成诈骗等。同时,AI技术也将为反诈骗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反诈骗系统、智能客服机器人等。

面对AI诈骗的挑战,我们需要:

  1. 加强AI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反诈骗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2. 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反诈骗合作机制,共享信息和资源
  3.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AI诈骗的防范意识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打击AI诈骗提供法律保障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被用于诈骗,也可以成为反诈骗的利器。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我们才能在这场技术博弈中占据主动,保护好人们的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