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高考语文:散文艺术手法考点精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0: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高考语文:散文艺术手法考点精讲

随着2025年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语文复习进入关键阶段。在散文专题中,掌握艺术手法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散文中的各种艺术表现规律,如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手法的应用及其效果,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快来一起揭秘散文的艺术魅力吧!

01

散文的艺术手法概述

散文的艺术手法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艺术手法包括:

  1. 基本手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
  3. 结构手法:线索设置、时空转换、情感变化等
02

基本手法详解

记叙

记叙是散文中最基本的手法,用于交代事件的经过。它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 作用:使文章内容完整,情节连贯
  • 高考真题示例:在余光中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作者通过记叙自己在四川乡下、台湾、香港等地乘坐火车的经历,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火车的特殊情感。

描写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 作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对火车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悸动。

抒情

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情感的手法。

  • 作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发读者共鸣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的抒情,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悸动。

议论

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评价,表明作者的观点。

  • 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结尾对香港电气化后火车变化的议论,蕴含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03

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

比喻是用与本体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本体的修辞手法。

  • 作用: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记忆的绵长和深远。

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和思想。

  • 作用: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活泼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的拟人描写,展现了少年对火车的向往。

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形成一种气势。

  • 作用: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的排比,展现了车厢内的众生相。

反复

反复是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的修辞手法。

  • 作用:强调语意,增强感染力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盼望着,盼望着”的反复,表达了对春天的强烈期待。
04

结构手法详解

线索设置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是组织材料的主线。

  • 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以“火车”为线索,串联起作者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乘车经历。

时空转换

时空转换是通过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变换来组织材料的手法。

  • 作用: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增加文章的层次感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从四川到台湾再到香港的时空转换,展现了作者人生经历的变迁。

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是通过情感的起伏变化来推动文章发展的手法。

  • 作用: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引发读者共鸣
  • 高考真题示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从兴奋到落寞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火车的不同感受。
05

备考建议

  1. 识别艺术手法:在阅读时,要注意识别文章中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特别是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分析作用:不仅要识别出手法,还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具体作用,如比喻的生动性、排比的节奏感等。

  3. 结合主旨:分析艺术手法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情感,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这种手法。

  4. 练习真题:多做高考真题,熟悉各类艺术手法的考查方式和答题格式。

  5. 积累素材:平时多阅读优秀散文,积累不同类型的艺术手法实例。

通过掌握这些艺术手法及其在散文中的运用,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