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近万件文物,丝绸发现证实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三星堆出土近万件文物,丝绸发现证实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2020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组成联合考古队,在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旁边,相继发现、发掘了距今约3000年的3号至8号六个“祭祀坑”。6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数件造型奇特的珍贵文物前所未见,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
丝绸发现: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实证
三星堆遗址丝绸的新发现是中国丝绸考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提供了实证支撑。自2020年以来,考古人员在4号坑灰烬层一件青铜器旁土样中发现约3.8×3.1毫米的纺织品,经检测判定为丝绸材质。此后,在3、6、8号坑,都有关于丝绸残留物、丝素蛋白信号的存在;而在7号坑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上,考古队发现一块丝绸残留物,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块丝绸残留物。
三星堆遗址丝绸的新发现,使得中国丝绸实现了从“零星”到“整体”、从“推测”到“实证”、从“印象”到“文化”的一次考古学重大突破,对于中国丝绸文化史的深入研究具有标志性意义。
重点文物:展现古蜀文明的辉煌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造型独特的青铜器。其中,青铜大立人像高达2.6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其神秘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但其具体用途和象征意义至今仍是一个谜。
另一件令人惊叹的文物是青铜神树。这棵神树高达3.95米,由底座、树干和龙三部分组成,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果实和立鸟。神树的造型与《山海经》中的描述极为相似,被认为是古蜀人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天梯”。
金面具也是三星堆遗址的重要发现之一。在8号祭祀坑中发现的金面罩铜头像,其金面罩由金箔制成,眼眉部镂空,鼻梁高挺,眉尖上挑,与之前三星堆所见青铜人头像的特征基本一致。这些金面具的发现,不仅展示了古蜀人的精湛工艺,也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和宗教信仰。
游览攻略:如何深度体验三星堆
交通
成都到三星堆距离不到30公里,交通便利:
- 自驾车:108国道(至广汉)、成绵高速(至广汉)。
- 高铁:可乘坐成绵乐城际列车,到广汉北站,乘坐1路公交车,在浏阳名苑换乘10路公交车,到三星堆博物馆站。
- 景区直通车:在成都景区直通车武侯祠服务点(每天11:30发车)或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服务点(每天12:30发车)乘坐,一站直达无障碍往返。
门票及开放时间
- 普通票:72元/张,凭本人身份证购买
- 学生票:36元/张,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购买
- 游园票:5元/张,游园票的参观内容仅限园区,不含陈列馆、修复馆
- 免票:60岁(含)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原件进馆,无需换票。其他免票请在游客中心售票窗口办理。
需要注意的是景区实行线上预约购票,现场窗口不售卖门票。
新馆(陈列馆):08:30-18:00,停止入馆时间:17:00。
修复馆:09:00-17:00。
原综合馆、青铜馆停止对外开放。
参观路线建议
建议先参观陈列馆,了解三星堆遗址的整体背景和文化内涵。然后前往修复馆,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过程。最后,可以漫步遗址区,感受古蜀文明的历史氛围。
未来展望:持续探索古蜀文明
2025至2026年,三星堆-金沙遗址将围绕年代演变、聚落结构、人群社会体系、丧葬习俗演变、资源控制与利用、手工业技术及生产体系、城市布局演变、环境与生业形态等方面,开展30余项多学科研究课题,全面深化研究工作,明确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关系等,进一步展现三星堆-金沙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文明之源”,其神秘的面纱正被逐渐揭开,但更多的谜团仍待后人探索。带上家人朋友,一起走进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开启一场难忘的历史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