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技大会聚焦智能康复,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挑战
康复科技大会聚焦智能康复,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挑战
“康复是生命的修复和重建,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日,在2024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暨世界康复机器人大会上,中国残联原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的致辞掷地有声,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这场由亚洲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联盟、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盛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康复工程产、学、研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康复科技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张海迪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技术正在改变残疾人的生活,呼吁国内外专家学者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康复人才,促进康复事业的科技创新。
康复科技的前沿突破
当前,康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此次大会上,多位院士和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介绍了基于再生医学治疗视觉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为视障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则从宏观层面阐述了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方向。
智能康复和脑机接口技术是本次大会的热点话题。专家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残疾人实现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例如,智能康复机器人能够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脑机接口技术则为瘫痪患者提供了新的沟通和控制方式,让他们能够通过意念控制外部设备,完成日常活动。
老龄化社会的康复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已超过78%,其中不少人同时患有2种以上慢性病。这一趋势对康复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巨大的康复需求,创新的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例如,健嘉医疗推出的“一城多点”连续性康复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康复学科分层建设和全病程整合康复模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截至2024年12月,健嘉医疗已投资和布局25家康复医院,覆盖14省18城,规划和运营床位超8000张。
国际视野下的康复事业
在国际层面上,康复科技的发展同样呈现出蓬勃态势。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全球康复领域的最新成果。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在再生医学、整合康复、智能康复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未来展望:让生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双重挑战,张海迪呼吁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重视康复事业发展。她强调,要把康复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一位需要康复的人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服务,让生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张海迪的这句话,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更是对康复科技发展和康复事业进步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