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金漆木雕:宁波非遗瑰宝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5: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金漆木雕:宁波非遗瑰宝

宁波朱金漆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这种源自古代的民间美术形式,不仅在建筑、佛教造像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广泛应用,而且承载着宁波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从精美的“万工轿”到戏台的藻井,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朱金漆木雕不仅是宁波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宝贵遗产。

01

历史渊源

朱金漆木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河姆渡出土的原始木胎漆碗、木雕鱼、镂刻木桶等实物证明,木雕工艺及装饰由来已久。宁波地处沿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使朱金漆木雕成为宁波得天独厚的经济社会的一部分,融入宁波文化的血脉。佛教初入中国之时传播迅猛,至南北朝时期已与中国文化互相融合,因此,佛教对中国的壁画、雕刻等艺术影响极大。潘天寿先生曾说:“因宗教思想的灵化,佛教寺院差不多成为美术的大研究所。”历史上,浙东佛教文化的兴盛促使天下禅宗名刹如宁波天童寺、梁武帝赐额的“阿育王寺”、长江以南最古老木结构建筑的宁波保国寺、五大佛教名山雪窦寺等在佛教造像及建筑雕刻上广泛使用宁波朱金漆木雕装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港口,也是浙江沿海的经济贸易中心。后来,随着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以及明清之后社会制度的松弛,宁波当时的官宅大院、日用陈设、祭神行会无不以漆朱贴金为荣。

02

工艺特点

宁波朱金漆木雕是雕与漆并重的传统工艺。它通常就地取材,彰显本土特色,比如香樟、银杏、黄杨等材质细腻、纹理平直的树种,雕刻方面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木雕技艺,使木雕的造型、空间构图、线条雕刻处理上恰到好处,与漆艺的髹漆、贴金等十几道工艺有机融合为整体,体现了宁波朱金漆木雕“三分雕、七分漆”的突出特点。很多时候,宁波的木工同时又是漆匠,在朱金漆木雕工艺中,由于依靠贴金箔和漆朱红进行装饰,雕刻并不十分精细,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

03

文化内涵

宁波朱金漆木雕装饰广泛应用于传统木结构建筑、佛教造像及浙东民俗室内陈设器具,充分体现了民间美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自唐宋以后,宁波朱金漆木雕在建筑上的应用主要为建筑构件,例如梁柱、斗拱、藻井、卷棚、天花、栏板、门窗等。藻井构造独特,形式多样,因其结构形态的精细华丽,也有纯粹用来作为建筑装饰的作用。藻井起初多用于装饰宫殿和寺庙,随着浙东地域经济贸易的日渐繁盛,也用于装饰宗祠、戏台、会馆等大型集会场所,使其在浙东的发展呈现出密集的状态。其中,用宁波朱金漆木雕装饰过的藻井便是浙东古建筑最华丽的建筑装饰之一。现存完好的宁波安澜会馆的前戏台藻井及宁波秦氏支祠戏台顶部的藻井格式均采用同心圆样式的穹隆顶进行贴金敷彩,充分利用了人的视觉感官。藻井木雕的运用及其精美多样,显示出甬城人磅礴壮丽的气度。

04

传承发展

宁波朱金漆木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宁波市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举办非遗展览等方式,积极推动朱金漆木雕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一些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产品,让这一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朱金漆木雕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朱金漆木雕将继续以创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