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探秘:圣母殿、鱼沼飞梁、难老泉,你最想去打卡哪个?
晋祠探秘:圣母殿、鱼沼飞梁、难老泉,你最想去打卡哪个?
“忽然间我们才惊异地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爱不忍释。”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前往山西汾阳的途中,与晋祠不期而遇。那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拱、深远的出檐,让他们对这座千年古祠一见倾心。
圣母殿:千年木构的匠心之作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984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这种建筑手法在当时堪称创新之举,展现了宋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殿内供奉着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和唐叔虞之母、姜子牙之女——邑姜。四周环绕着40余尊宋代彩塑侍女像,这些侍女像造型生动,形态各异,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她们或手持器物,或窃窃私语,或凝神远眺,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静止中苏醒。
鱼沼飞梁:古代园林的巧夺天工
鱼沼飞梁是一座独特的十字形古桥,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水陆立交桥”。它横跨于鱼沼之上,东西长19.6米,南北宽9.3米,桥面东西向为斜坡,南北向则为阶梯式。桥下有34根宋代造型的小八角形石柱,柱础为复盆式莲瓣,具有北魏建筑的风格。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美观,还兼具实用功能,是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难老泉:千年不竭的生命之源
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之一,泉水清澈见底,四季常流。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为其命名。唐代诗人李白曾赞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泉水不仅滋养了周围的土地,还孕育了晋祠大米这一名优特产。难老泉畔的周柏,是一株已有近三千年历史的古柏,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晋祠的每一处景观都凝聚着千年的智慧与匠心,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那么,你最想打卡的是哪一处呢?是庄严宏伟的圣母殿,巧夺天工的鱼沼飞梁,还是清泉涌流的难老泉?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座千年古祠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