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一长假青藏高原游,如何避免高原反应?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0: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一长假青藏高原游,如何避免高原反应?

随着十一长假的到来,许多人计划前往青藏高原游玩。然而,高原反应可能会成为旅途中的困扰。本文为你提供了详细的防“高反”指南,包括行前准备、阶梯式上升、医疗应对以及旅途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让你的高原之旅更加顺利和舒适。

01

高原反应:成因与症状

高原反应,也称高原病或高山病,是人体在从低海拔迅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因无法立即适应高海拔环境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当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时,急性高原反应较为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这些症状通常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的1-2天内最为明显,随后逐渐减轻,大多数人会在6-7天内完全适应并恢复正常。

除了急性高原反应,还有两种更为严重的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病。高原肺水肿通常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的1-3天内发病,症状包括干咳、头痛、呼吸困难、发绀等。而高原脑病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病症,表现为剧烈头痛、精神异常、神志恍惚、顽固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

02

行前准备:健康评估与物资准备

健康评估

在计划高原旅行前,务必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下两类人群要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 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者,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不建议这类人前往高原地区。

  • 慢性疾病患者: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会加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就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药物准备

并非所有去往高海拔地区的人都需要使用药物预防高原反应。涉足地区的海拔高度低于2500米或没有高原反应史的人,不推荐服用预防药物。以下人群,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高原反应:

  • 既往有高原性肺水肿或高原性脑水肿病史者
  • 涉足海拔高度在2500米以上的地区,且每天夜间睡眠地点高度上升超过500米的人群
  • 前往海拔高度3000米以上地点的人群

常用的预防药物包括:

  • 乙酰唑胺:是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性脑水肿的主要药物。该药的最低有效剂量为250毫克/天,建议在海拔上升前1天开始服用。服用方法为每12小时125毫克(即每天250毫克),海拔高度开始下降后停用。

  • 地塞米松:可以被用来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性脑水肿,效果与乙酰唑胺相似,可用于不能耐受乙酰唑胺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高原反应的剂量为每6小时2毫克或每12小时4毫克,在海拔高度开始下降时,应予停用。由于长期使用地塞米松有肾上腺抑制的风险,因此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

  • 硝苯地平:对于有高原性肺水肿病史的人群,特别是多次发作的患者,是有效的预防药物。该药可以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应在海拔上升前24小时开始服用,推荐用法用量为每8小时服用20毫克硝苯地平缓释制剂。

物资准备

  • 保暖衣物: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需要准备羽绒服、抓绒衣裤、长袖速干衣裤等。

  • 防晒用品:高原紫外线强烈,需要准备太阳镜、防晒帽、防晒霜等。

  • 氧气设备:携带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以备不时之需。

  • 其他药品:如止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止吐药(昂丹司琼片)等。

03

旅行中的预防措施

阶梯式上升

高反发生率和海拔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的海拔提升,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

  • 避免在1天内直接从海拔较低的地方攀升至海拔高于2750米的地方
  • 到达海拔2500米的地方之后,可以先休息1天以适应环境。如果需要继续攀高,建议每隔3天休息1次,并且每天上升的高度不宜超过300~500米
  • 到达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方后,至少48小时内不要饮酒和进行剧烈运动
  • 当到达海拔4267米以上后,建议每攀高300米休息两天

生活习惯

  • 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 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但可以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如散步。
  • 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氧气补充

在高海拔地区,适时补充氧气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携带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当感到不适时及时吸氧。轻微反应时,吸氧流量通常为2升/分钟。

04

应急处理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原反应,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告知同行者:不要独自处理,及时寻求帮助。
  • 终止体力活动:避免进一步加重症状。
  • 不要继续前往更高海拔地区:停留在当前海拔高度,等待症状缓解。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头痛为主: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 睡眠障碍:可考虑临时服用安眠药。
  • 症状恶化或两天内无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如果没有条件立即前往低海拔地区,或者病情紧急,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多数市/州级的公立医院都设有高压氧舱,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或成分可能对预防和缓解高原反应有一定帮助,但目前临床证据还不完备,如红景天、银杏叶提取物等。红景天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均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在登高前15天开始服用可能对高原反应的预防有一定帮助。有研究指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服用含相关成分的中成药或含有该成分的保健食品有可能可以预防高原反应。此外,临床常用于预防心绞痛的药物曲美他嗪能提高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改善缺氧,有时也被用作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加以使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之外,出于安全考虑,在进入高原地区旅行之前,建议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尤其是心肺功能等检查。

高原反应并非不可预防,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所以,在高原旅游和探险时,让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自己,享受美好的旅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