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文地理:风暴潮与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8: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文地理:风暴潮与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风暴潮是一种由强风和气压骤变引起的海水异常升降现象,可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同时,河流作为地表重要的自然景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风暴潮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并通过多个例题说明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什么是风暴潮?

2017年8月23日上午到夜间,受强台风“天鸽”的影响,广东汕头到阳江沿海将出现50到180厘米的风暴增水。其中,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的风暴潮预警级别为橙色;深圳市为黄色;惠州市为蓝色(如图5所示)。

此次风暴潮强度分布特点是以台风中心、珠江口为中心,向东向西两侧递减。原因在于:

  1. 风暴潮强度与风力成正比,随着台风中心逐步靠近,风力逐步加强,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海岸汇聚;
  2. 珠江口形成喇叭状,河床浅,利于海水上涌。


风暴潮成灾因素

风暴潮能否成灾,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2. 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
  3. 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

如果最大风暴潮位恰与天文大潮的高潮相叠,会导致特大潮灾。即使未遇天文大潮或高潮,如果风暴潮位非常高,也会造成严重潮灾。

风暴潮的种类

根据风暴的性质,风暴潮可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1. 台风风暴潮:由台风引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印度、美国等地区。
  2. 温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多发生在春秋季节,特点是增水过程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如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

台风与飓风的区别

台风和飓风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区别在于发生地域:

  • 台风: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
  •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


风暴潮与台风的区别

台风是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属于气象灾害。风暴潮则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属于海洋灾害。两者都会带来强降水,但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更大。

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伴随的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暴涨,导致堤岸决口、船舶倾覆、农田受淹、房屋被毁。其严重程度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人口密度及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风暴潮的防范措施

  1. 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应穿防水鞋和鲜艳衣物,紧握固定物行走。
  2. 注意落水和飞来物,经过狭窄桥或高处时应爬行。
  3. 野外旅游时,听到预警应尽早离开或储备食物和药品。
  4. 在海边和河口低洼地区应寻找安全避难所。
  5. 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封住船舱。
  6. 开车时应将车停入地下停车场。
  7. 帐篷应撤至坚固房屋内。
  8. 关好窗户,用胶布贴成米字形。

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1. 大多数工业需要大量水源,河流两岸常成为工业布局首选。
  2. 水污染企业可将处理达标的废水排放至河流下游。
  3. 河流可作为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天然隔离带。
  4. 落差大的河流可为周边工业提供水电资源。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灌溉用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在湿润地区则是稳产高产的关键。
  2. 土壤条件: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3. 水运便利:便于农产品运输。

对城市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 供水与运输功能:吸引城市沿河分布。
  2. 军事防卫:河流可作为天然屏障。
  3. 旅游价值:河流景观是重要旅游资源。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河流的供水与运输功能,使人与城沿河分布,特别是冲积平原处,地形开阔平坦,利于城建,往往成为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

与交通的关系

河运的发达程度受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流速、冰期等因素影响。

与旅游的关系

河流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河道上的峡谷、瀑布,河曲以及河与山组合成的水域都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尼罗河风光、桂林山水、三峡、多瑙河风光、三江并流地区等。

一般欣赏要求:
(1)坐船或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景。
(2)在较高的亭台楼阁上俯瞰: 黄鹤楼——长江

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1. 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2. 水库建设:
  • 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 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河流问题

  1. 洪涝:受水系形状、河道特点、地势状况、流域内的植被多少、降水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等自然因素影响;与人为原因也有关。
  • 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 对策
  • 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 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泄洪工程 ;
  • 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
  • 在流域内大力植树种草以保持水土。


  1. 断流:我国河流“断流”的成因类型
  • 东北封冰型断流
  • 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
  • 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
  • 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1. 黄河凌汛:河流在水文特征上有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叫凌汛。
  • 分布: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 时间:每当冬春季节,纬度较高的下游地区封冻在前、解冻在后,低纬度处的水流,挟带冰块不断涌来,至冰坝阻塞水流,造成河水泛滥。
  1. 咸潮:(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 成因:降水少是主要原因;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无序挖沙;海平面上升。
  • 时间: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
  • 对策: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1. 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

  2. 水污染:保护水源

  3. 塔里木河、黑河生态问题

  • 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 原因
  • 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剧增加;
  • 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总之,河流是改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作用之一,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像三角洲、河谷、河漫滩等地貌);其次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属于地表径流,影响着其他圈层的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三是生物圈的重要水源来源,影响生物群落 ;第四影响大气的水分和温度状态,影响局部气候 第五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