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醴陵:从古至今的“瓷城”与“花炮之乡”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8: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醴陵:从古至今的“瓷城”与“花炮之乡”

醴陵,这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以其独特的“瓷城”和“花炮之乡”美誉闻名遐迩。从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以来,醴陵经历了沧桑巨变。如今,醴陵不仅是湖南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以陶瓷和鞭炮烟花产业享誉国内外。

01

两千年古城的沧桑巨变

醴陵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长沙相刘越被封为“醴陵侯”,这是关于醴陵最早的记载。此后,醴陵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争,隋唐的盛世,宋元的更迭,明清的兴衰,直至近代的风云变幻。

02

“瓷城”:从釉下五彩到千亿产业集群

醴陵的陶瓷产业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的陶器生产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但真正奠定醴陵瓷业地位的是清末民初的釉下五彩瓷。

1905年,清政府官员熊希龄和文俊铎呈请创办瓷业公司和学堂,醴陵瓷器开始由土瓷向精瓷转变。1909年至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国内外赛会上屡获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瓷业焕发新生。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恢复并扩大了釉下五彩瓷的生产。1958年,群力瓷厂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釉下五彩瓷生产厂家,承担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烧制瓷器的任务。

进入21世纪,醴陵陶瓷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形成以日用瓷、电瓷、工艺瓷为主的产业集群,拥有4000多个品种和1500个国家专利。2024年上半年,陶瓷产业规模产值增长12.7%,产品远销全球,电瓷占全球市场30%,日用瓷占14%。

03

“花炮之乡”:从传统手工到智能智造

作为“中国花炮之都”,醴陵花炮产业同样源远流长。据传,花炮祖师李畋在1300多年前发明了爆竹,开启了这一延续千年的产业。

近年来,醴陵花炮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从传统手工制作转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2024年上半年,花炮产业规模产值增长10.5%,产品种类达4000余种,年产值超200亿元。醴陵花炮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远销海外,成为节日庆典的亮点。

04

人文荟萃:295位将军的故乡

醴陵不仅是一座产业之城,更是一片人文沃土。据统计,从这里走出了295位国共两党将军,其中包括李立三、左权等革命先辈。毛泽东曾四次到访醴陵,并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李立三,作为我党早期创始人之一,是南昌起义的首倡者。左权,八路军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这些革命先辈的事迹,为醴陵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05

现代发展:百强县的崛起

进入新时代,醴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24年上半年,醴陵实现GDP444.8亿元,增长6.5%,排名株洲第2。地方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增长5.9%、8.6%,均排名株洲第3。

醴陵积极融入全省“4×4”和株洲“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陶瓷千亿级产业集群,花炮、玻璃、服饰、电子信息百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现代物流、现代机械制造等十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06

旅游文化:千年古城展新颜

醴陵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李立三故居、渌江书院、状元洲公园等景点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其中,渌江书院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醴陵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推动“文旅+陶瓷+烟花”深度融合。捡瓷器、烟花秀、炒粉节等成为现象级活动,醴陵城市形象迅速出圈。醴陵窑、中国陶瓷谷、国光群力瓷厂等文旅项目提质升级,正加快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07

花炮文化:从传统民俗到体育竞技

花炮不仅是醴陵的产业名片,更是文化符号。抢花炮这项源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在醴陵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项运动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24年,醴陵继续推动花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展示花炮的魅力,还通过体育竞技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一独特文化。

从古至今,醴陵以其独特的陶瓷和花炮产业闻名于世,同时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的醴陵,正以创新和开放的姿态,续写着“千年瓷都”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