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田黄石情缘:从御用玺印到传世珍宝
乾隆皇帝的田黄石情缘:从御用玺印到传世珍宝
田黄石,被誉为“石中之王”,其稀有性和独特美感自古以来备受推崇。在清朝,尤其是乾隆年间,田黄石达到了皇家御用的巅峰。乾隆皇帝对田黄石的钟爱,不仅体现在御用玺印的制作上,更凝结成一段段流传至今的传奇佳话。
田黄石产自福建寿山,质地温润凝腻,色泽黄如熟栗,是印章中的极品。其独特之处在于全世界仅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这种稀有性使得田黄石身价倍增,早在古代就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如今更是达到了“一两田黄万两金”的天价。
乾隆皇帝,这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帝王,对田黄石情有独钟。他不仅将田黄石作为御用玺印的首选材料,还常常将其作为赏赐给功臣的礼物,以示恩宠。在乾隆的授意下,宫廷工匠们精心挑选田黄石材,雕琢成一枚枚精美的印章。这些印章不仅用于加盖在御制诗文、诏书和画作上,以示皇家认可,还常常作为赏赐给功臣的礼物,以示恩宠。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乾隆田黄三联玺。这枚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的印章,由三方印链连在一起,堪称清代皇室御玺中的珍品。三联玺的尺寸精确,两块方章均长2.6厘米,宽2.6厘米,高10厘米;椭圆印章长径为3厘米,短径2.3厘米,高10厘米。玺文“惟精惟一”、“乐天”皆出于儒家经典,体现了乾隆的施政思想和哲学追求。
这三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各有特色:“乾隆宸翰”为阳文篆刻,布局章法严谨;“乐天”亦为阳文,两字居中,左右饰以螭纹,富有动感;“惟精惟一”则为阴文篆刻,印文采用汉代私印形式,排列讲究。这种精湛的工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使得田黄三联玺成为清代石刻技术的巅峰之作。
田黄三联玺的命运也颇具传奇色彩。清朝灭亡后,这枚珍贵的印章被末代皇帝溥仪缝在棉衣里带出宫。在日本战败后,溥仪作为战俘被苏联收押,直到1950年才被遣送回国。在抚顺看守所期间,溥仪思量再三,决定将这枚印章上交给国家。如今,田黄三联玺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成为镇馆之宝,并在1997年发行了纪念邮票。
田黄石章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清代石章雕刻技艺的集大成者。其选材讲究、雕刻精细、寓意深远、印文考究,充分展现了清代工艺水平的高度和皇室文化的独特魅力。田黄石章作为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乾隆皇帝对田黄石的钟爱,不仅体现了个人品味,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追求。田黄石章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研究清代皇家艺术和工艺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今天,当我们欣赏这些精美绝伦的田黄石章时,不禁为古人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也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