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春医生详解: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如何挽救生命?
赵迎春医生详解: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如何挽救生命?
赵迎春医生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权威专家,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在大河报健康科普栏目中,赵医生详细介绍了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指南。
什么是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
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微创手术。它通过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挽救缺血的脑组织。这种手术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效果最佳。
手术原理与适应症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中断,脑细胞缺血缺氧而死亡。取栓术通过微创方式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将血栓取出,恢复血流。手术适应症包括:
- 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 大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 后循环椎基底动脉闭塞
- 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出血倾向
手术步骤
导引导管放置:将导引导管送至颈内动脉起始段,通过造影确认大脑中动脉M2上干闭塞。
微导丝突破闭塞:在路径图指引下,用微导丝穿过闭塞部位,确保进入远端血管腔内。
微导管造影验证:沿导丝置入微导管至远端,造影确认位置正确及远端显影。
取栓支架释放与回收:置入取栓支架至病变处,缓慢释放并接触血栓,再将其回收至导引导管完成取栓。
再次造影评估:取栓后造影检查血管是否通畅,必要时处理原位狭窄。
手术风险
尽管取栓术效果显著,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手术风险更高:
- 血管脆弱可能导致破裂出血
- 取栓后可能形成高灌性脑水肿
- 存在脑出血的风险
- 手术成功率约50%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定期复查
- 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等
- 注意防风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 保持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关注情绪管理,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案例分享
一位72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肢体乏力15小时入院。经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末段中度狭窄合并血栓形成。通过SWIM技术抽拉一次去除微量血栓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天肌力恢复正常,NIHSS评分从4分降至0分。
另一位87岁男性患者,因脑卒中出现意识改变和肢体偏瘫。在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王新主任带领团队快速完成检查和手术,27分钟内成功取出堵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是一种高效且风险可控的治疗方法。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及时进行取栓手术可以显著提高康复可能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因此,一旦发现脑梗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