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近日,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各界关注。会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创新“党建促”工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干部的政治素养,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党建促”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以“党建促”为工作主线,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粮食生产方面,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同时,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例如,引进优质小麦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质量。
党建引领下的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一方面,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通过党员示范户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将新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黑龙江省工商联农业商会会长,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芳表示:“带动乡亲们富起来,一直是我在做的事。和粮农业19年来,已经在黑龙江省内开辟了20.7万亩种植土地的规模。我们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与众多乡村签订种植订单,有效助力农民稳定增收。在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上,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模式,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收益,通过三家合作社带动近10万农民增收致富。”
党建引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还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党建联盟,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轮值主席、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这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方位扩大内需’是一致的。只有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才能更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严琦与她的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围绕“万企兴万村”行动主线开展产业帮扶。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集陶艺、餐饮、民宿、电商、文创、农业观光、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一体的“陶然居瓦屋小镇”乡村振兴示范点。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依托产业链建立20多家农产品基地,每年定向采购农产品2亿余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按照共建共享共富方式,构建起政府、企业、高校、村集体、村民五方利益共同体,带动62家企业陆续来到桥头镇,投资总额超过6亿元,实现了乡村振兴和企业发展的双丰收。
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在党建引领下,宜君县的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通过严格的百分考核制度,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实效。这些举措使得宜君县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典范。
下一步,宜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将继续深化“党建促”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