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候鸟族”转战西双版纳:30万人安家,楼市从火爆到理性回归
东北“候鸟族”转战西双版纳:30万人安家,楼市从火爆到理性回归
2023年春节,西双版纳楼市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据统计,仅2023年一年,就有约30万外地旅居者选择在西双版纳安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北地区。这一现象背后,是东北“候鸟族”对温暖宜居环境的渴望,以及对高性价比生活的追求。
从海南到西双版纳:东北“候鸟族”的新选择
过去,每年冬天,大批东北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飞往海南过冬。据统计,每年在海南过冬的60岁以上老人近百万,其中东北人占比最大,海南也因此被坊间戏称为“东北第四省”。然而,2017年4月起,海南实施了一系列限购措施,包括暂停向非本省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宅等。同时,海南房价的飞涨也让许多东北“候鸟”老人望而却步。安居客数据显示,2017年三亚新房平均价格达到22191.42元/平方米,这对于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相比之下,西双版纳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和相对较低的房价,迅速成为东北“候鸟族”的新宠。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冬季白天平均温度约为25℃,比三亚更适合长期居住。2017年退休后,东北人刘先生在西双版纳花费180万购入了一套别墅。他回忆道:“当时在西双版纳买房的东北人并不多,海南依然是大部分人的首选。但随着海南限购和房价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双版纳。”
2023年楼市高峰:供需两旺的盛况
2023年,西双版纳楼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据统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01.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4%;销售额约146.83亿元,同比上涨50.4%。首府景洪市表现尤为亮眼,销售面积达到170.31万平方米,同比上涨52.5%。
这一轮楼市热潮,不仅反映了东北“候鸟族”对宜居环境的追求,也体现了西双版纳作为新兴旅居胜地的吸引力。2023年春节期间,西双版纳接待游客271.7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51%,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大量游客的涌入,直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一位房产中介回忆道:“2023年游客数量激增,很多人冲动买房。三年来因为疫情没买房的人也集中购入,再加上想买来投资的和本地刚需,导致市场成交量短期内激增。”
2024年市场降温:理性回归的开始
然而,进入2024年,西双版纳楼市开始显现疲态。据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西双版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0.9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总额80.86亿元,均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滑。一位房产中介表示:“目前外地人涌入西双版纳投资买房的热情正在减弱,许多人意识到,这里不过是一个四线城市,房产升值空间有限。”
市场的理性回归,也体现在购房者行为的变化上。刘先生表示,身边原本计划来西双版纳过冬的朋友,大多数都放弃了购房的打算。“冬季,避开春节假期,一千多元就能租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许多人当初说是买来投资的,但到了夏天,房子根本租不出去。”这一现象表明,随着市场趋于理性,购房者开始更加注重性价比,而非盲目跟风。
未来展望:从投资热土到宜居家园
西双版纳楼市的起伏,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从投资主导转向居住需求主导。2024年,西双版纳新房公示均价为7120元/㎡,同比上涨17.2%,二手房挂牌均价为6906元/㎡,环比上涨1.33%。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市场热度有所下降,但西双版纳楼市正逐步走向稳定和成熟。
对于东北“候鸟族”来说,选择在西双版纳购房或租房,不应仅仅基于投资考量,更应注重生活品质和实际需求。西双版纳州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2024年11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优化供给、活跃市场,推动租购并举,鼓励房企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型。
西双版纳楼市的变迁,折射出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从海南到西双版纳,东北“候鸟族”的迁徙轨迹,见证了中国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从投资热土向宜居家园的转变。未来,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理性消费观念的普及,西双版纳有望成为更多人实现安居梦想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