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茉莉:美观易养,7大要点打造理想株型
垂丝茉莉:美观易养,7大要点打造理想株型
最近一两年,垂丝茉莉因其出众的观赏价值而备受青睐,不仅外观美丽,而且价格相比过去几年也变得更加亲民,使得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它的美丽。此外,垂茉莉的繁殖能力很强,养护起来也相对简单。下面一起学习一篇垂丝茉莉的养殖方法及修剪。
垂丝茉莉,学名Clerodendrum wallichii Merr.,是马鞭草科大青属的植物,因其花序下垂如丝而得名。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米。枝条纤细,叶片为墨绿色,四季常绿。花白色,芳香扑鼻,形似蝴蝶,花期主要在秋季至春季。果实为球形核果,初呈黄绿色,成熟后变为光亮紫黑色,倒挂枝头,有“黑叶龙吐珠”之称。
光照管理
垂丝茉莉适应性强,既能耐半阴,也能在全日照环境下生长。夏季全日照养护时,需注意保持水分,防止干旱导致的晒伤。垂丝茉莉是短日照花卉,避免长时间光照,如路灯或室内长时间开灯,以免影响开花。
浇水技巧
垂丝茉莉的根系发达,耐旱,浇水应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在生长季节,尤其是夏季,应保持肥水充足,促进其快速生长。建议每10天左右施用一次全元素水溶肥,夏季则可缩短至5-7天一次。
夏季由于生长迅速和浇水频繁,可能出现缺铁、缺钙等缺素症,表现为叶片发黄、卷曲。因此,建议经常施用多种微量元素肥,预防缺素症。入秋后,增加磷钾肥的施用,促进花蕾生长,延长花期。
温度控制
垂丝茉莉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生长速度为15-28度之间,冬天要注意保暖,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度。
施肥方法
垂丝茉莉生长期的枝叶繁茂,需肥量大,每隔15-20天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开花之前,每隔10-15天施加一次磷肥即可。注意施肥前兑水稀释肥料,以免灼伤根系,每年换盆时再添加基肥,为植株持续性的提供养分。
修剪技巧
垂丝茉莉生长迅速,夏季应及时修剪或打顶,促进分枝,形成理想的株型。花序较长,建议适当增加植株高度,以展示其美丽的垂吊效果。花后也应适当修剪,去除枯枝、弱枝,保持植株整洁。
换盆与土壤选择
垂丝茉莉适合盆栽,尤其是在非南方温暖地区。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如通用营养土,或者将通用营养土与园土按1:1比例混合使用,或者使用沙质土壤。在种植时,盆底应加入足够的底肥,推荐使用发酵的有机肥,这有助于垂丝茉莉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
垂丝茉莉在养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如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等。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 叶斑病和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叶片进行防治。
-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植株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护垂丝茉莉,享受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