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彭敏医生教你科学排痰
北京协和医院彭敏医生教你科学排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据统计,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3.7%。面对如此高的发病率,科学有效的排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彭敏医生针对慢阻肺病患者排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简称ACBT)的科学排痰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任何器械辅助,患者可随时随地自主完成。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的三个步骤
呼吸控制:进行正常呼吸时,上胸部和肩颈部保持放松,嘴巴缓慢呼气,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内陷,直至患者可以放松地呼吸。这一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放松呼吸肌,避免气道痉挛。
胸廓扩张运动:指导患者用鼻缓慢、深吸气,吸气末屏气3秒后呼气。重复3~5次。这一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松动分泌物,充分扩张胸廓和肺脏,改善呼吸肌力量。
用力呼气技术:具体方法分为两小步:
- 第一小步:正常吸气后,用力做快速长时间的哈气(如同对着镜子用力哈出白气),这个动作可能会引起咳嗽。
- 第二小步:先深吸气,然后做一个用力的短暂哈气。每次循环做1-2次的哈气即可。如果哈气时能听到咽部痰的声音,再通过咳嗽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和分泌物,促进呼吸道通畅。这一阶段的主要作用是移动外周分泌物,并清除痰液。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 最佳体位:上身前倾的站立位或坐位
- 呼吸方式:经鼻吸气,经嘴呼气
- 训练频率:每日完成3-5个循环,每次10分钟
- 餐后时间:应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进行训练
- 停止标准:如果连续两个循环周期后没有痰液排出或听不到痰液声音,即达到“治疗终点”
与其他排痰方法的对比
传统的排痰方法如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往往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或使用特定设备,对于患者来说不够便捷。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自主性和便捷性,患者无需依赖他人或设备,即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
此外,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还能避免气道压闭,减少对气道的损伤,更适合长期使用。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来说,掌握这一科学排痰方法,不仅能有效改善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
温馨提示:在进行自主排痰前,建议先清除鼻咽部的分泌物。初次尝试时,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动作要领正确,提高排痰效果。
科学的排痰方法是慢阻肺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彭敏医生推荐的主动循环呼吸技术,以其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建议广大慢阻肺病患者积极学习和实践这一方法,以更好地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