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迎风流泪?中医教你几招搞定!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4: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迎风流泪?中医教你几招搞定!

冬季来临,许多人饱受迎风流泪之苦。中医认为,这一现象与肝经之火、之热、之郁密切相关。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状况往往能反映肝脏的精气状态。例如,经常熬夜、眼干眼涩、迎风流泪等症状,都可能是肝功能不佳的表现。中医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这一困扰。

01

中药调理

中医治疗迎风流泪,通常采用中药调理。一个常用的方子由蒺藜、密蒙花、蔓荆子、旋覆花、决明子、石决明、白芷、荆芥、菊花、黄芩、连翘、栀子、黄连、黄柏、川芎、地黄、当归、赤芍、防风、木贼、薄荷、蝉蜕、甘草等组成。这个方子集四物汤、黄连解毒汤以及其它疏风散热、明目养肝中药于一体,既能清肝火,又能补肝阴、养肝血,从根子上改善眼睛的气血运行问题。

另一个经典方剂是拨云退翳丸,由密蒙花、当归、菊花、荆芥穗、蔓荆子、蒺藜、木贼、薄荷、川芎、蝉蜕、黄连、地骨皮、蛇蜕、天花粉、花椒、楮实子、甘草组成。此方散风清热,退翳明目,特别适合风热上扰引起的眼部疾病,如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等。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需要辨证施治。例如,决明子虽有明目之效,但性微寒,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群应谨慎食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群体则需遵医嘱食用。

02

日常保健方法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还提倡一些日常保健方法来改善眼部健康。

护眼茶饮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茶饮配方。例如,肝肾阴虚型患者可选用枸杞子、桑葚子、决明子、女贞子等组方,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肺肾阴虚型患者可选用枸杞子、菊花、决明子、桑叶等组方,具有清肺、益肾、明目的作用;气阴两虚型可选用枸杞子、玉竹、陈皮、生黄芪等组方,具有益气、养阴、明目的作用。

运目法

运目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眼方法,通过眼球的转动和按摩来保护眼睛。具体操作如下:

  1. 闭目养神:闭上双眼,休息眼睛,肩颈放松,脑海中不要想任何事情,尽量的放松自己,让眼睛得到充分地休息3-5分钟。

  2. 运目养眼:闭眼,然后用力睁眼急视,向左、上、右、下四个方向以此转动眼球;然后再闭眼,用力睁开眼睛急视,向右、上、左、下四个方向转动眼球。这样循环几次。摩擦两掌,让手心发热,熨贴在两眼睛上,然后用两手大拇,轻轻摩擦揩眼,按揉眼周的穴位。

  3. 远近循回:起身离开电脑桌,来到窗边,向远眺望,避开障碍物,看的越远越好,然后慢慢地视线拉回近处,这样循环数次。

穴位按摩

按揉护眼穴也是一种有效的护眼方法。阴跷脉、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肾经照海穴,按压刺激这两个穴位有助于濡养双目气血。具体操作方法:每晚洗脚后和早晨起床前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对按二穴3分钟~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有助于使精血上输于目。

局部热敷

用热毛巾敷眼,或双手掌心搓热捂住整个眼眶烘烤。每日3次,每次3分钟~5分钟,对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等局部穴位均有作用,有助于保障局部经络(主要是足三阳经)的通畅,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眼部干涩、不耐久视、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

中药足浴

取菟丝子、枸杞子、当归、鸡血藤各30克,肉桂、桔梗各3克。水煎液,每晚趁热泡脚,温度以能耐受为宜。每次泡5分钟~1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宜。适合精血不足之人护眼使用。

中药熏眼

用枸杞子、菊花、石斛、麦冬、桑叶、荆芥穗、木贼草、银花、薄荷各6克,煎水熏眼。对津液不润,或阴血亏虚,或由阳气不能敷布津液导致的干眼症、视疲劳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03

生活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减少眼部疲劳。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保护视力。
  3.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眼部健康。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

中医调理迎风流泪,既要重视中药治疗,也要注重日常保健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通过综合调理,可以有效缓解迎风流泪的症状,改善整体眼部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