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机器化学家“小来”8天完成688次实验,AI正重塑化学研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6: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器化学家“小来”8天完成688次实验,AI正重塑化学研究

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化学研究的面貌。从自动化实验到新材料发现,从化学反应预测到微观世界探索,AI的应用正在突破传统化学研究的局限,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科研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调试机器化学家系统“小来”。 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8天完成688次化学实验,7天研究1000种催化配方……这些在过去可能需要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工作多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在AI的助力下已经变成了现实。

AI让化学实验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名为“小来”的机器化学家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完成从文献读取到合成、表征、性能测试再到机器学习模型建立和优化的全流程任务。通过运用“小来”系统,研究团队在短短2个月内就完成了原本需要2000年才能完成的复杂优化工作,成功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

微观世界探索迎来新突破

A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不仅限于实验自动化,它在微观层面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阿尔法折叠3等模型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掌握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能够准确预测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分子的结构及相互作用。在化学动力学理论研究方面,AI神经网络解决了分子体系势能面构造的“指数墙”难题,使得包含十几个原子的分子体系高精度势能面构造成为可能。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A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化学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AI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模型在表征和整合多模态数据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AI系统的化学知识储备相对有限,需要进一步“垂直发力”,加强与化学领域的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指出,构建高质量、开放共享的化学基础数据库,开发针对化学复杂问题的专用AI算法,以及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是推动AI与化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化学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为化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本文原文来自湖北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