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真人假章”背后的合同陷阱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9: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真人假章”背后的合同陷阱揭秘

在商业交易中,合同的签署是确保双方权益、明确权利义务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往往隐藏着各种风险,尤其是涉及“真人假章”、“有人无章”及“有章无人”等情形时,更是法律风险的高发区。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无法履行,还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害。因此,深入剖析这些风险类型及其详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合同交易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1

“真人假章”:合同风险的典型表现

“真人假章”指的是具有代表权或代理权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代理人在合同上签字,但所加盖的印章并非企业的备案印章或系伪造印章。

法律风险:

在司法实践中,即使合同上加盖的是假章,但如果能证明行为人具有代表权或代理权,且合同内容体现了企业的真实签约意思,企业不得以印章伪造为由否认合同效力。这要求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必须严格审查行为人的身份和权限,并核实印章的真伪。

商业风险:

企业若故意使用假章以逃避合同责任,不仅可能面临法律制裁,还会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影响未来的商业合作。

案例描述:

某案例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上加盖了乙公司的印章,但事后查明该印章系伪造。甲公司主张乙公司应承担合同责任,而乙公司则以印章伪造为由否认合同效力。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了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在签订合同时确实具有代表权,且合同内容体现了乙公司的真实意思。因此,法院认定该合同对乙公司具有法律效力,乙公司应承担相应的合同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等相关法律规定,强调了在代表权或代理权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印章伪造,合同也可能对企业产生法律效力。

02

“有人无章”:合同效力的认定

“有人无章”指的是合同书上仅有行为人的签名,但未加盖企业的印章。

法律风险:

在能够证明行为人是代表企业签订合同且未超越权限的情况下,即使合同未加盖印章,该合同依然对企业具有法律效力。但若合同明确约定以加盖印章作为合同成立条件,则未加盖印章的合同将不成立。

管理风险:

企业若未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导致合同签署不规范,可能会给后续合同履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案例描述:

在另一案例中,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但合同上仅有丙公司负责人的签名,未加盖丙公司的印章。丁公司在后续履行过程中,因丙公司拒绝承认合同效力而诉至法院。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了该负责人确实具有代表丙公司签订合同的权限,且合同内容未超出其权限范围。因此,法院认定该合同对丙公司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强调了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在权限范围内签订的合同,即使未加盖印章,也可能对企业产生法律效力。但需注意,若合同明确约定以加盖印章为成立条件,则未加盖印章的合同将不成立。

03

“有章无人”:合同主体的认定

“有章无人”指的是合同书上仅有企业的印章,但无行为人的签字。

法律风险:

若合同上的印章为真,但无法确定行为人的身份和权限,则可能因无法适用代表或代理制度而导致合同不成立。若印章为假,且无法证明行为人在其权限范围内订立合同,则合同自然不对企业发生效力。

操作风险:

企业在印章管理方面若存在漏洞,如印章保管不善、用印审批不严等,可能导致印章被滥用或盗用,进而引发合同纠纷。

案例描述:

某案例中,戊公司与己公司签订了一份服务合同,合同上加盖了己公司的印章,但无任何行为人的签名。后戊公司发现该印章虽为真章,但签订合同时并无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在场。戊公司因此质疑合同的真实性并诉至法院。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通过调查取证发现该印章系己公司内部人员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最终,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该合同对己公司不产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合同成立和效力的规定,强调了合同签订过程中行为人身份和权限的重要性。在“有章无人”的情况下,若无法证明行为人的代表权或代理权,则合同可能因主体不适格而不成立或无效。

04

风险防范措施

  1. 核实身份和权限
    审查证件:要求行为人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文件,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公开途径进行核实。
    询问了解:通过询问企业其他员工或合作伙伴等方式,了解行为人的身份和权限情况。

  2. 审查印章类型和真伪
    形式审查:检查印章上的企业名称、字体、颜色等是否符合一般标准,是否存在扭曲、模糊等异常情况。
    资格审查:核实所用印章是否与在权威部门备案的一致,并了解该印章在此前或其他交易中的使用情况。
    类型审查:确保所使用印章种类与合同类型相匹配,未超越印章使用范围。

  3. 完善签约形式
    签字确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求行为人在合同上签字确认,以完备签约形式。
    双方见证:邀请第三方机构或人员作为见证人参与合同签订过程,确保合同签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印章管理:加强对印章原件的保管和用印审批程序的管理,确保印章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归档等环节。

  5. 合同约定明确
    明确条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成立条件、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避免因约定不明而产生纠纷。
    风险提示:在合同中设置风险提示条款,提醒双方注意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争议点。

05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对异常人章关系及其合同效力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企业处理相关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企业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云章智能印章针对传统公章使用管理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瞄准目前集团公司用章管理风险的痛点,通过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方式,实现用章过程可防控、可监管、可查询、可追溯,解决监管用章、异地用章等难题,降低印章管理风险,提升用章安全与用章效率。

咨询热线:4006-010-315
咨询热线:4006-010-315
咨询热线:4006-010-315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