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来袭,医学专家教你快速识别
胆结石来袭,医学专家教你快速识别
胆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绞痛或钝痛,有时疼痛会放射到右肩或背部。医学专家提醒,如果你在饭后特别是摄入油腻食物后出现这种疼痛,可能就是胆结石在作祟。除了疼痛外,胆结石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份专家推荐的肚子疼对照表,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是否患有胆结石或其他相关疾病。
胆结石有哪些典型症状?
胆结石的主要症状包括:
腹痛:最明显的症状是持续性钝痛或绞痛,疼痛位置大多集中在中上腹部或右侧肋弓下缘,可向右背部放射。多数患者会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腹痛,且腹痛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当患者摄入高脂肪食物后,由胆结石引起的腹痛会更加剧烈。
消化不良:会出现胃胀、频繁打嗝、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且进食后症状更加明显。尤其是当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时会刺激胆囊收缩并释放胆汁以帮助消化,而胆汁受到结石的阻碍导致流动不畅,进而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可能引发胆囊炎或其他并发症。
黄疸:黄疸也是胆结石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会从肝脏通过胆管流入小肠,以帮助消化脂肪,而当胆结石堵塞胆管时,胆汁无法按常规路径流动,被迫改变方向以进入血液。胆汁混入血液会导致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着色,即黄疸现象,同时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发热、寒战:胆结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这主要是由胆结石引起的感染所导致的。若胆结石引发胆囊炎,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疼痛,疼痛还可能放射到右肩部或背部。
胆结石有哪些危害?
胆结石对身体危害较大,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胆绞痛:胆绞痛常发生在右中上腹,呈持续且阵发性加剧症状。当胆道系统被胆结石堵塞时,胆道内部压力骤增而导致胆心反射样症状,从而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等,已处于休克或低血压状态下的患者更易发生这些症状。此外,反复慢性胆道梗阻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黄疸和胆汁性肝硬化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急性胆囊炎:当急性胆囊炎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炎症加重时可导致胆囊化脓,当胆囊腔内出现大量积脓时可能会引发脓毒血症;如果结石完全堵塞胆管,则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组织坏死而出现坏疽,从而引发持续剧烈的疼痛以及感染性休克,严重时会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穿孔会导致胆汁流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而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会导致腹腔广泛感染,严重时会引起全身性感染反应(又称为败血症或全身性感染)。若没有及时有效进行治疗,则病情容易迅速恶化,可能引发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瓷性胆囊:瓷性胆囊为罕见病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和变硬,胆囊外表虽光滑但浆膜失去光泽。瓷性胆囊易伴发胆囊癌,癌灶多发生于胆囊体,偶见胆囊底部及颈部。此外,胆结石还会引发胆囊与十二指肠内瘘,导致消化道内容物反流至胆道系统,从而引起剧烈的腹部不适、反复胆道感染。如果胆结石经胆道排到肠道,阻塞食物正常通过而导致结石性肠梗阻,则会造成严重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足,可能引起肠道坏死,需紧急医疗干预以解除肠梗阻。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表现为腹部绞痛、发热、黄疸等症状。腹部绞痛多发于右上腹或剑突处,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可向背部、肩部放射。由于胆管炎症、水肿或梗阻,胆管内压力升高,导致细菌、病毒等逆行至肝静脉而进入体循环,从而引起全身感染,此时患者的体温可达 40℃。黄疸可呈进行性加重,也可呈波动性。黄疸出现时常伴有尿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如果胆管完全梗阻,则患者的大便可呈陶土样。如果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进一步加重,则患者会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等症状。
休克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进入体循环后引发全身化脓性感染。而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后,患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昏睡、谵语等症状。胆源性胰腺炎:由于结石堵塞胆道,导致胰腺酶异常激活,引发胰腺自身消化作用并造成胰腺组织炎症和损伤。胆源性胰腺炎发展快,患者死亡率极高,患者可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由于症状与其他胃肠道疾病的症状相似,因此胆源性胰腺炎在早期容易被忽视。
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
胆结石的高发人群包括:
- 肥胖人群:过度肥胖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 饮食不规律者: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的人,胆囊不能定期排空,容易形成结石。
-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者:过多摄入这类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促进结石形成。
- 有家族病史的人:胆结石有家族遗传倾向。
- 40岁以上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发病率较高,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
如何预防胆结石?
预防胆结石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
- 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尤其是早餐不能省。
- 均衡膳食: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
-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但减肥也要循序渐进。
- 充足水分:每天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胆汁。
- 定期体检: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胆结石如何治疗?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 胆囊切除术:这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有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安全,恢复快,可通过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
-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小的胆固醇结石,可尝试使用药物溶解,但效果有限,且需要长期服用。
- 体外震波碎石:适用于部分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但复发率较高。
如果怀疑自己有胆结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等检查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要轻视胆结石,及时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