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风湿性骨病:从症状识别到预防方案
冬季警惕风湿性骨病:从症状识别到预防方案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风湿性骨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永龙指出,冬季是风湿骨病的高发季节,许多“老病号”开始旧疾复发,特别是患有风湿性骨病、类风湿、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红肿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早期症状要警惕
风湿性骨病的早期症状包括晨僵、关节疼痛、发热、疲劳、肌肉疼痛和皮下结节等。晨僵是风湿骨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早上起床时关节和组织会出现明显的僵硬感,特别是手指僵硬感尤为明显,这通常是关节出现粘连性的僵硬现象,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此外,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发热、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也是风湿骨病发病的前兆表现。特别是持续的低热或高热,可能意味着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或感染,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预防措施需重视
保暖是关键
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专家贺学军主任提醒,保暖是预防风湿骨病的重要措施。要注意胸腰背部、膝盖和脚踝等部位的保暖,在温度较低的早晨和突然降温的情况下需要穿得厚实些,通过保暖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或减少因血运障碍导致的骨关节疼痛。
饮食要均衡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补充蛋白质、钙、以及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粗纤维饮食,比如小米、玉米、番薯、燕麦和荞麦等。尽量不要饮用咖啡或可乐等碳酸饮料,以免造成骨质疏松。
适度运动
冬天不要因为寒冷就整日待在家中,冬季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至30分钟的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时分进行运动,有利于补充维生素D。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打太极拳、练八段锦适合大部分颈椎、腰椎和关节炎患者,可帮助稳定关节。
防摔很重要
中老年人在冬季发生骨折的概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尤其是雨雪天气,老年人最好不要出门。如需外出,要有家人陪伴照顾。如果行走过程中不慎滑倒,在失去重心时,尽量以身体的侧面着地,避免关节部位直接撞击地面。倒地后,不要立即从地上爬起,而要先检查一下摔伤何处,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置,必要时第一时间就诊。
专家建议
李永龙主任基于中医理论,推荐了一个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敷药方:羌活10克,防风10克,赤芍药15克,酒当归15克,炙黄芪10克,炙甘草6克,片姜黄10克,生姜5克,大枣5克,打成粉末,用温水调和后敷在患处。这个方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益气活血的作用,能温经通络,祛湿镇痛,可以缓解各种风湿骨病的疼痛。
总之,冬季是风湿性骨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我们格外警惕。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等手段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同时,做好预防工作,注意保暖,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平衡,才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