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如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稳健发展
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如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稳健发展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强大韧性。然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确保企业稳健发展,成为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通过系统化的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过程,来管理和分配财务资源,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和运营目标。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对收入和支出的预测,还涉及资本支出规划和现金流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帮助企业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优先分配资源,并识别潜在的节约和投资领域,从而确保企业的财务健康。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定和成功至关重要。通过系统的预算规划,企业能够有效管理和分配资源,预测收入和支出,并设定财务目标。具体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包括:
- 设定和实现财务目标:通过详细的预算规划和执行,帮助企业实现其财务目标。
- 优化资源分配:确保财务资源被有效地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以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 提高财务透明度:通过详细的预算报告和监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 增强应对能力:通过预测和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三上三下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八步法
“三上三下二执行”八步法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八个步骤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一步:成立预算组织,召开预算启动会(自上而下)
全面预算是全员、全年、全要素的经营活动,要想开展好全面预算管理,首要的工作成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基本框架主要由董事会、预算管理委员、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责任中心等组织构成。
第二步:下发预算总指引,确定预算目标(自上而下)
在开始编制预算之前,企业必须明确预算的目标和原则,预算目标应该与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运营计划相一致,具有可行性和可衡量性,就需要企业制定预算总指引来指导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
第三步:经营单位编制预算草案,并上报(自下而上)
在明确集团预算目标后,经营单位就可以根据集团预算目标来编制本经营单位的预算目标和预算草案了。
第四步:预算管理部门审核预算草案,提出调整意见(自上而下)
预算管理部门在收到经营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后,需要对这些草案进行详细的审核和分析。审核的内容包括预算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可行性等。如果发现预算草案中存在不合理或不完整的地方,预算管理部门需要提出具体的调整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反馈给相应的经营单位。
第五步:经营单位根据调整意见修改预算草案,并再次上报(自下而上)
经营单位在收到预算管理部门的调整意见后,需要根据这些意见对预算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预算草案需要再次上报给预算管理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和确认。
第六步:预算管理部门汇总平衡预算,形成预算草案(自上而下)
在所有经营单位的预算草案都经过修改和完善后,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对这些预算进行汇总和平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整个企业的预算在总体上是平衡的,即收入和支出在总量上是匹配的,资源分配是合理的。汇总平衡后的预算将形成最终的预算草案。
第七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预算草案,批准预算(自上而下)
预算草案形成后,需要提交给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对预算草案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讨论,确保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一致,预算内容合理可行。经过审议和修改后的预算草案,最终需要获得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第八步:下达预算,执行和监控(自上而下)
经过批准的预算将正式下达给各个经营单位,进入执行阶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支出和收入都在预算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定期向管理层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实际案例:某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
以某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2023年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并采用了“三上三下二执行”八步法。通过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部门,企业明确了各部门的预算责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通过严格的预算执行和监控,企业成功控制了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最终,该企业在2023年实现了10%的利润增长,充分展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和严格的执行监控,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财务状况,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所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样,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也可以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