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紧急提醒:新型电信诈骗频发,这些套路要当心
公安部紧急提醒:新型电信诈骗频发,这些套路要当心
近期,公安部刑侦局发出紧急提醒,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电信诈骗分子利用快递和网约车运送现金、黄金,通过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手法实施诈骗。警方呼吁公众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防止财产受损。
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当前,电信诈骗主要类型包括“杀猪盘”、“杀鱼盘”和“杀鸟盘”。其中,“杀猪盘”是诈骗分子通过婚恋交友网站,精心包装身份,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后,诱导其参与赌博、投资等活动;“杀鱼盘”则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虚假信息,如提高信用卡额度、低利率借贷等,吸引受害者上钩;“杀鸟盘”则是兼职刷单诈骗,通过发布高薪兼职信息,诱骗受害者不断投入资金。
这些诈骗手法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例如,诈骗分子会利用大数据分析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需求,量身定制诈骗方案。同时,电信诈骗往往跨境、跨区域作案,使得追踪和打击难度加大。
电信诈骗的受害者遍布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群体。例如,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一名中学生,因加入某社交媒体追星群而遭遇诈骗。骗子冒充警察,称该群涉嫌违法犯罪活动,警告任何人不得退群。该同学在恐惧心理驱使下,向骗子提供了家人手机号、银行卡等关键信息,最终导致家人存款被分批转走。
在北京,一位老人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到“云数贸”诈骗。该软件宣称充值100元能获利1000元,老人在短短几周内分多次充值共计15800元,但最终本金都无法取出。警方经过调查,成功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首次实现了对该诈骗团伙的全链条打击。
在美国,多名中国公民因私下换汇而陷入诈骗陷阱。诈骗分子声称需要美元,与受害者约定直接进行换汇交易。受害者在收到看似正常的汇款后,账户因涉及诈骗赃款而被冻结,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经商活动。
面对电信诈骗的严峻形势,公众应该如何防范呢?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其次,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手机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再次,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警方报案,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全国110报警中心的在线报警平台进行举报。
电信诈骗就在我们身边,只有每个人都提高警惕,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犯罪行为的蔓延。让我们共同努力,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坚固防线,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