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767年秋,杜甫在夔州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登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6: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767年秋,杜甫在夔州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登高》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的秋天,夔州(今重庆奉节)的江边,一位年迈的诗人独自登高远眺。他望着眼前无边无际的落叶和滚滚东流的长江,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位诗人就是杜甫,他即将挥毫写下那首流传千古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秋江山水图。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以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肃杀的氛围。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以宏大画面象征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滚滚而来,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江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感。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长年漂泊异乡,如今又逢萧瑟的秋天,不禁悲从中来。诗人的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更是病痛缠身,生活贫困,这些都让他对秋天的景象格外敏感。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痛苦。他因国事艰难而忧愁,因生活困窘而潦倒,甚至连借酒消愁都已不能,只能在悲凉中默默承受。

杜甫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悲凉的诗句,与他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晚年病痛缠身,生活贫困,但仍心系国家和人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许多诗句中都有体现。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三吏”“三别”等作品,则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正是因为他将个人的悲凉心境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紧密相连。他的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登高》这首诗,正是杜甫悲凉心境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忧国忧民情怀的生动写照。它穿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沉重而深沉的悲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