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化解误解,真诚向孩子道歉?
家长如何化解误解,真诚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难免会误解孩子,而真诚的道歉是修复亲子关系的关键。通过及时、真诚、具体的道歉,不仅能消除误解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承担责任和谦逊待人。家长可以通过承认错误、表达歉意并提出解决方案,来赢得孩子的理解和信任,进一步深化彼此的感情联系。
为什么家长需要向孩子道歉
作为父母,真正困扰我们的事情之一是听到我们的孩子们喃喃自语地说“对不起”。为了寻找一种使该短语更有意义的方法,我们需要考虑道歉的意义所在。它常常脱口而出,除了平息被冒犯方的愤怒外,没有其他目的。在最好的形式中,道歉的目的是与我们错待过的人和解,同时努力不再重蹈覆辙。
如何向孩子道歉
四步道歉法
四步道歉是我思考的结果。最初,我通过每周多次引导我的孩子完成每个步骤来实现这一点,因为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争吵和争吵。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只需要轻轻一推,提醒他们停下来想一想,然后再以真诚的道歉回应兄弟姐妹的哭泣或抱怨。他们不再每次都经历每一步,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更加意识到真诚的重要性。如果我感觉到他们重新陷入自满状态,我们将再次关注这些步骤。
- 对不起……
清楚说明道歉的原因很重要。被冒犯或受伤的人需要像犯下“罪行”的人一样听到它。
- 这是错误的,因为……
如果我们不知道某件事为什么是错的,我们真的能为它感到抱歉吗?可能是神的话明明说的不对(比如偷东西、生气伤人),也可能是我们的存心不对(故意激怒对方或 例如,试图让它们看起来很糟糕),甚至可能是无意的。
- 以后我会……
还有什么比学习如何避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更好的时间,而不是在为第一次犯错而懊悔的时候呢?我教我的孩子思考是什么导致他们做出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找出更好的反应。如果他们因为生气姐姐拿走了他们的玩具而打他们,更好的反应是走开,直到他们平静下来,然后让她把玩具还回去,最后寻求父母的帮助。或者,如果他们在匆忙伸手去拿糖浆时打翻了兄弟的葡萄汁,弄坏了他的新衬衫,他们就会明白耐心和以更好的方式要求将物品递给他们可以防止溢出。
- 你会原谅我吗?
宽恕是向他人索取的礼物。他们可能选择不提供,或者他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准备好提供。道歉的最后一步可能是开放式的。我注意到这往往像虚伪的“对不起”一样仓促过去。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了解寻求宽恕和给予宽恕的重要性。
道歉的具体案例
所以这就是它在行动中的样子。比方说,迈克尔把他弟弟蒂莫西的足球拿到外面扔了。蒂莫西对迈克尔拥有他的新足球感到不高兴。迈克尔的道歉听起来像这样。 “我很抱歉未经你的允许拿走了你的足球。我只是想玩玩,你不让。我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我没有尊重你,而且第十诫说我不应该贪图属于别人的东西。以后没有你的允许,我不会动你的东西。你会原谅我吗?
根据我抚养十个孩子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像这样的道歉可以大大平息兄弟姐妹之间的愤怒情绪。在此之前,我听到很多回应,“不,你不是!”快速道歉,或者他们只是被完全忽略了。通过花时间反思犯下的错误行为、错误原因以及将来如何避免错误行为,最后请求宽恕,愤怒有时间消散,和平解决的大门就打开了。
杰西卡·弗里森 (Jessica Frierson) 是第二代家庭学生。她嫁给了一位退休的牧师厄尼。自 2000 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家教育他们的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她是一位演说家和作家。她担任 NCHE 的秘书,为 GREENHOUSE 撰稿,并且是 NCHE 博客的首席博主。
对不起照片由布雷特乔丹在不飞溅, 愤怒的女孩 摄影:奥比费尔南德斯在不飞溅, 请原谅我的照片马克图林在不飞溅
道歉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伤害已经发生,家长一味地沉浸在自责和羞愧中于事无补,只是变相地自我惩罚,却没有站出来承担后果。这样既伤害了孩子,又刺伤了自己,陷入双输的僵局。
- 真诚道歉永远是第一步
想要让孩子有责任心、有担当,那么,在孩子打人后需要承担的后果就是向对方道歉和弥补过失。同样的道理,家长没控制住揍了孩子,第一步要做的,永远是真诚道歉,将伤害降到最低值。研究表明,家长的道歉能够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悲伤等,同时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同时,父母的道歉行为在建立和保持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研究,父母通过道歉展现出同理心和对错误的认知,这种表达不仅传达了他们的内疚感,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安全依恋。
- 弥补过失不是夸张示好
由于家长深感自责,担心自己的失控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有时会在一顿痛打之后夸张地示好,一通痛骂之后又是许诺与奖赏。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模式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安。
夸张地示好和许诺与奖赏这种短暂的安抚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暂时忘记痛苦,但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解决。长期来看,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依赖于外部的奖赏和认可,而缺乏内在的动力和自信。
真正地弥补过失,是自省和修正,找出让自己失控的关键,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变和应对。在这里,可以尝试箭头向下法(Downward Arrow Technique)这一简单的心理干预技术,了解自己不清楚的潜在担心到底是什么,挖掘最底层的信念,以便识别和挑战自己的核心信念。这个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问自己:这意味着什么?然后再一一反驳和逐个突破。
举个例子:
提问:“孩子打人了,我很生气,那么,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回答:“这意味着他没有学会尊重他人,也没有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提问:“如果孩子没有学会尊重他人和解决问题,这又意味着什么?”
回答:“这意味着我没有教育好孩子,我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提问:“我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这意味着什么?”
回答:“这意味着别人会看不起我,我很失败。”
提问:“我自己有这种想法意味着别人真的会这样看吗?他们这么告诉我了吗?”
回答:“不确定,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提问:“这意味着我可能在为虚无缥缈的事折腾自己?”
回答:“好像还真是……”
建立良好沟通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觉得需要给孩子提供建议、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或纠正他们的行为。然而,我们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被聆听和理解。有人可能会说:“我有听孩子说话。”其实“积极倾听”不仅是打开心扉来听某人说话,它是一种需要家长主动学习的育儿技巧。这也是一种沟通工具,并且需要不断练习和不断进步的。
积极倾听是什么?
这是一种倾听方式,给予您的孩子全部的注意力,而且不被中断、不含评判或提供解决方案的。这是为孩子创建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无需害怕被批评或惩罚。
积极倾听的重要性
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重要一环。当孩子感到被倾听及理解时,他们更有可能打开心扉,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加强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信任和尊重。
积极倾听还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观点和需求。通过积极倾听您孩子的心声,您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积极倾听的步骤
- 全神贯注地聆听
当您的孩子跟您说话时,请放下会让您分心的事,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给予他们百分百的专注。蹲下来,面对面,与他们保持眼神接触。
- 不中断孩子的聆听
让孩子说完他们要说的话再回应是最难的一部分!不要打断或试图为他们完成要说的话。
- 表现出同理心
尝试置身于您孩子的位置并了解他们的感受(这里不允许任何判断!)通过承认他们的情感和表达理解,表现出同理心。
- 用开放式提问
不要问是否题,尝试问开放式的问题,鼓励您的孩子分享更多。例如:“你能跟我多说一些吗?”或“那让你感到怎样?”
- 给与反映式的回应
在您的孩子讲话结束后,反映您听到的内容以表明您了解了(不要加入任何分析或判断)。例如:“听起来你对这个情况感到非常沮丧。”
- 避免评价或批判
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且无批判性的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避免评价或批评他们的感受、思想或行为。
学习“积极倾听”需要时间,但是如果您能够投放更多的时间并且愿意尝试,您将会体会其魔力。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的投资。通过实践积极倾听,您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被倾听、被肯定和被理解。与此同时,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改善沟通,减少家庭冲突。
可用积极倾听的状况
- 当您的孩子不开心的时候
当您的孩子感到不开心时,家长们很容易跌入“尝试解决问题”或“提供建议”这两个陷阱中。然而,有时候您的孩子需要的,只是有人去倾听和明白他们。
- 当您的孩子分享一些重要的事情时
如果您的孩子与您分享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个困难的经历或个人困境时,这个时候便是您给予百分百的关注和实践积极倾听的最好时机。这可以帮助他们感到安全感和支持。
- 当您和孩子面对一些严肃的问题时
如果您需要与孩子谈论一些较严肃的问题而感到难以启齿时,例如讨论一些行为问题或需要设定一些界线让他们必须遵守,那么积极倾听可以帮助创造一个安全和无评判的空间,让您俩都有机会表达自己。
案例分享
小孩子争执情境
父母[生气地]:你为什么摔坏了弟弟最喜欢的玩具车?
孩子[尖叫着]:我恨他!
父母[提高音量]:向你的弟弟道歉!
孩子[尖叫着]:不!
父母[咆哮]:那今晚你不能吃甜点!
孩子[轻蔑地]:谁在乎你那恶心的甜点!我讨厌你!
经过主动倾听后的结果
父母[冷静地]:你看起来心情不好。
孩子[悲伤地]:那辆玩具车是我的。
父母[主动倾听]:你感到难过是因为那辆坏掉的车是你的。
孩子[稍微不那么难过了]:Sam拿了我的玩具车,我从他手里夺回来了。
父母[反映回去]:你生气,因为弟弟拿走了你的玩具车,而你从他手中夺回来的时候意外地把它弄坏了。
孩子[提出建议]:是的。我能尝试修理它吗?
用上积极倾听的方法后,结果最后以和平方式结束。
资料提供:陈何惠敏 / 新会商会港青基信学校校长
总结
通过真诚的道歉和有效的沟通,家长不仅能够化解与孩子之间的误解,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谦逊品质。在家庭教育中,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让我们以身作则,用真诚和爱为孩子树立榜样,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理解与包容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