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山:中国风电产业的开拓者
李宝山:中国风电产业的开拓者
1989年,一位名叫李宝山的年轻人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调入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开始接触风能等农村能源研究。他可能未曾想到,这一职业转变将深刻影响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进程。
在“八五”期间,李宝山主导了“200千瓦国产化风电机组研制”项目。面对技术难题,他通过优化管理和协调,成功实现了自主设计研发,并最终完成并网发电。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为后续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九五”期间,李宝山继续推动风电技术创新。他主导的“600千瓦风电机组研制”项目,不仅支持新疆风能公司完成了攻关任务,还成功促成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对接。这一过程中,李宝山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专业能力,为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开创了先河。
在李宝山等先驱者的努力下,中国风电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并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9.8GW,占全球总量的64.2%,成为全球风电市场的主导力量。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突破3.8亿千瓦,成为国内第三大电源。
全球风能理事会首席执行官Ben Backwell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中国风电的发展是全球风能理事会非常重要的工作的一部分。从15年前仅有百人参加的会议,到现在超过11000人参与的大型展会,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从最初的10GW目标增长到如今的5亿千瓦。”
李宝山被誉为风电行业的“御风者”。他不仅在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还通过实地考察、专家沟通等方式,扭转了对风电的传统认知,促进了政策支持和行业共识。在他的努力下,中国风电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到2035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5太瓦,中国风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将继续占据全球市场比重的50%以上。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像李宝山这样的行业开拓者所奠定的基础。
李宝山的故事,是中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缩影。他以坚韧精神克服技术难关,以前瞻视野推动行业发展,以务实态度赢得行业共识。在他的引领下,中国风电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