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塔遭雷击背后:揭秘雷电科学与建筑防雷技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0: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塔遭雷击背后:揭秘雷电科学与建筑防雷技术

2024年4月20日晚,广州塔“小蛮腰”在短短一小时内连续6次遭受雷击,这一幕被监控摄像头清晰记录下来,迅速引发全网热议。许多人不禁好奇:为什么广州塔会成为雷电的目标?它又是如何在如此密集的雷击中安然无恙的呢?

01

雷电:自然界的“电光火石”

雷电,这种令人敬畏的自然现象,其形成过程其实蕴含着精妙的科学原理。当空气中的水汽上升到高空,气温骤降,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在云层内部,由于气流的剧烈运动,冰晶和水滴发生碰撞摩擦,导致电荷分离。较轻的冰晶带正电荷,较重的冰雹则带负电荷。随着电荷的不断积累,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巨大的电压差。当电压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被击穿,产生强大的电流,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这一过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雷声是由于闪电通过空气时产生的冲击波造成的。

02

广州塔:如何做到“雷打不动”?

广州塔之所以能屡次经受雷击而不受损,得益于其先进的防雷系统设计。广州塔总高度达600米,其中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作为一座超高层建筑,广州塔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防雷保护,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雷击风险评估,并建立了完善的防雷体系。

在天线桅杆顶部,安装了专门的防雷接闪装置,与塔身顶部的避雷网格相连。这些装置与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的接地网格共同构成了雷电传导线路。当雷电发生时,云层传来的电流可以沿着天线桅杆传至避雷网格,再通过塔身金属钢外筒和接地网格安全导入地下,不对塔身造成伤害。

除了顶部的防雷装置,广州塔还特别注重侧面防护。塔身各楼层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和玻璃幕墙都与防雷装置直接联结,且每个联结点不少于两处,确保侧击雷带来的电流也能被顺利引导至地面。

针对雷电可能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广州塔内部的火灾报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关键设施均采取了接地、屏蔽、安装电涌保护器等多重防护措施。

此外,广州塔还配备了先进的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附近雷暴云产生的大气电场,以及云闪和地闪的发生情况。通过分析大气电场预警指标,系统可以提前发出预警,确保在强雷电来临前及时关闭塔顶区域,组织游客进入室内观光大厅,保障人员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塔的防雷设计标准远高于现有建筑防雷技术标准,部分设备的防雷能力甚至达到了军火仓库的级别。这种高标准的防雷设计,使得广州塔能够从容应对频繁的雷电威胁。

03

雷电的危害与防护

雷电虽然壮观,但其破坏力不容小觑。雷击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森林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对于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在户外遭遇雷电时,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切勿在大树下、水域附近或空旷地带逗留,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如果在车内,应关闭引擎、音响系统等,并保持车窗关闭,利用车辆的金属外壳形成封闭空间进行防护。

在室内,也要注意防雷措施。雷雨天气时,应关闭门窗,拔掉电源插头,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同时,要远离电源插座和金属管线,不要在雷声响起时使用水龙头或淋浴,以防雷电通过水体传导。

04

高大建筑的防雷之道

对于像广州塔这样的高大建筑,防雷设计尤为重要。常见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带、避雷带、接闪网、接闪杆(避雷针)等。接闪带和避雷带主要用于引导雷电电流,接闪网则提供更严密的保护范围,而接闪杆通过尖端放电效应吸引雷电并将电流导入大地。这些装置在形态、功能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具体选择需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拉线避雷塔是一种高大的铁塔型避雷装置,通常由塔头、立柱和拉线组成,高度在10米以上,保护范围较大,适用于保护大型建筑物。而避雷针则是一种较矮的避雷装置,只有几米高,保护范围相对较小,适用于保护较小区域。两者都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防雷效果。

通过科学的防雷设计和先进的预警系统,广州塔成功化解了雷电的威胁,成为城市天际线中一道安全而壮观的风景。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现代建筑防雷技术的先进性,也提醒我们,面对自然力量,科学预防永远是最有效的应对之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