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暑急救指南:五步法快速应对高温天气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1: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暑急救指南:五步法快速应对高温天气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中暑风险也随之增加。掌握科学的中暑急救方法至关重要。遇到中暑情况时,请记得这五个步骤:搬移患者至阴凉处、进行物理降温、适量补水、促进清醒、及时转送就医。这些简单有效的措施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让我们一起做好防暑准备,安然度过炎夏吧!

01

一、中暑症状识别

中暑是一种因高温环境导致的急性疾病,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当人体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且未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时,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失调,导致体内积热过多,引起中暑。

中暑由轻到重可分为3大类:

1.先兆中暑

主要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小于37.5℃)。

2.轻症中暑

主要症状: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3.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1)热痉挛

主要症状:肌肉疼痛或痉挛,尤其在运动后常见。多见于手、小腿、足、大腿或手臂。收缩时肌肉变硬、紧张和疼痛。

(2)热衰竭

主要症状:突感全身不适,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皮肤湿凉,脉搏快而弱,血压低,中心体温不高或正常。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苍白、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

(3)热射病

主要症状:体温高达40℃以上,最高可达42℃,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晕厥、惊厥或昏迷,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出现先兆中暑,如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出现轻症中暑,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如果轻症中暑不及时救治,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重症中暑。出现重症中暑,患者应立即脱离环境,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尽快转运至医院。

02

二、中暑急救五步法

1.搬移

迅速将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是空调房间。解开或脱去紧身衣物,让患者平躺休息。

2.降温

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全身,重点擦拭腋窝、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也可以用冰袋或冷敷包敷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3.补水

让患者饮用含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如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窒息。

4.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如果患者出现抽搐、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立即拨打120。

5.就医

即使症状较轻,也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重症中暑必须立即送医,以免延误治疗。

03

三、重点人群防护

1.老年人和婴幼儿

由于体温调节功能较弱,更容易中暑。应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凉爽通风,定期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

2.户外工作者

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作业。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穿着透气的浅色衣物。

3.慢性病患者

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查身体状况。

4.孕妇

孕期身体负担加重,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应保持室内凉爽,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下,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希望大家都能提高防暑意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安全度过每一个炎热的夏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