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古城·潮州》主题展览: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活着的古城·潮州》主题展览: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近日,《活着的古城·潮州》主题展览在潮州市陈伟南文化馆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市民的关注。展览通过生动鲜活的影像语言,讲述了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带领观众走进“活着”的古城,感受升腾的“烟火气”。
潮州,这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古城内,22座石牌坊串起牌坊街的千年风韵,每一块牌坊都承载着潮州英杰的荣耀;广济桥横跨韩江,历经800年沧桑,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开元寺香火鼎盛,见证着潮州的佛教文化传承。潮绣、潮雕、潮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潮州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
本次展览以“活着的古城”为主题,分为山水宋城、非遗之都、日常古风、千年文脉等篇章,展出近100幅精选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从1100余张投稿中脱颖而出,既有专业摄影师的佳作,也有普通市民的精彩捕捉。展览旨在传递普通民众对古城的独特视角,让大众的心声与城市的万千风貌深度交融。
“从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生生不息的烟火气,感受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伦伦为展览点赞。他指出,对于游客来说,这个展览就相当于“潮州导游图”,可以通过这些相片直观地了解潮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原馆长、一级美术师王璜生认为,展览充分体现了古城的文化风貌,对于探讨“活着的古城”这个主题有着特别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并非单纯以艺术造诣为唯一衡量标尺,而是更注重展现普通民众眼中的潮州。这种独特的视角,让观众能够从不同层面感受古城的魅力。正如一位参展摄影师所说:“我镜头下的潮州,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有温度的生活。”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潮州古城如何保持其独特魅力?答案或许可以从古城的保护与活化中找到。近年来,潮州市政府采取“微更新”策略,通过整治地下管网、铺设路面石砖等措施,力求保持古城的历史风貌。这种“小规模、小尺度、小范围”的更新方式,既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又保留了古城的原汁原味。
如今的潮州古城,既保留着千年古韵,又焕发着现代活力。白天,古城里游人如织,古意盎然;夜晚,灯光秀点亮广济桥,流光溢彩。古城里的咖啡馆、文创店与古迹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
《活着的古城·潮州》主题展览将持续至2月16日,这场视觉盛宴,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一座古城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其独特魅力。不妨亲自前往观展,感受潮州古城的千年古韵,品味那份独特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