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长城:横跨山东7市、全长618公里的军事防御工程
春秋时期齐长城:横跨山东7市、全长618公里的军事防御工程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横亘于山东省境内,全长618.9公里,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作为中国古代长城的雏形,它不仅见证了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还是研究古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齐长城在山东省境内横亘东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其起点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北方,自西向东穿越山东多个县市,最终到达青岛市黄岛区的于家河村北入海。具体来说,齐长城在山东的地理位置可以归纳如下:
起点与主要路线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它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向东逐渐蜿蜒攀升至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尔后沿着泰沂山脉分水岭延伸。
这条古老的长城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经济南、泰安、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7市17县(市、区),全长618.9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
重点段落与遗址
莱芜段
位于莱芜和章丘的交界处,从大王庄镇芭麻峪村的东山开始,穿越多个乡镇,最终出境到平州村,全长约64.16公里。境内最著名的齐长城段有锦阳关和青石关,其中青石关被称为“齐鲁第一关”。
泰安段
齐长城在泰安境内也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如定头崖西山段,位于长清与泰安交界处的泰山西麓,是齐长城中唯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点段的。此外,泰安境内还有多处齐长城遗址,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潍坊诸城段
在潍坊诸城市境内,齐长城依次途经多个镇(园区)和村庄,翻越多座山头,全长约49.85公里。其中保存有遗迹的约38.52公里,是研究齐长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日照五莲段
齐长城在日照五莲县境内也留下了显著的遗迹,遗址呈东、西走向分布,横亘于县境北部丘陵、山脊之上,全长约60余公里。近年来,当地还进行了部分修复工作,使得这段齐长城得以更好地保存和展示。
文化遗产价值
齐长城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是研究古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1年6月25日,齐长城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