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雷电高发季,这份防雷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7: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雷电高发季,这份防雷指南请收好!

近日,广州地标建筑“小蛮腰”频繁被闪电击中,再次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对雷电防护的关注。随着夏季的到来,雷电高发季节也随之而来。雷电,这种自然现象虽然壮观,但其破坏力不容小觑。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雷电导致的人员伤亡可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那么,面对雷电威胁,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护呢?

01

雷电的危害:不容忽视的自然力量

雷电是发生在积雨云中的一种长距离、强电流、强电磁辐射自然现象。当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引发放电现象。雷电主要分为云闪和地闪两种,其中地闪对人和建筑的危害尤为严重。

地闪释放的能量虽然看似不大,一次普通地闪释放的能量大约为10亿焦耳,但由于其持续时间极短(通常仅数十微秒),能量瞬间释放的威力绝对不容小觑。地闪回击电流强度可达数十到上百千安,这样的电流可以将人瞬间击穿,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02

室内防雷:安全并不绝对

很多人认为,躲在室内就能完全避免雷击,其实不然。雷电可以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途径侵入室内,因此,室内防雷同样重要。

  1. 切断电源:在雷电交加时,应及时切断暂时不用的电器设备电源,特别是电视、电脑等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设备,避免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

  2. 关闭门窗:雷雨天气时,应紧闭门窗,防止雷电通过门窗缝隙进入室内。

  3. 远离金属物品:在室内时,应尽量远离炉子、暖气片等金属物品,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以防雷电通过金属传导造成伤害。

  4. 使用手机需谨慎:雷电天气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或有线电话,以防雷电波通过通信信号入侵。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建筑在防雷设计上不断创新。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利用其巨大的金属屋面板作为接闪器,所有钢结构构成笼式避雷网,当雷电来临时,电流会沿着钢筋和钢板形成的“高速公路”迅速导入地下,避免对建筑本身造成破坏。北京奥林匹克塔的奥运五环标识则发挥着天然避雷针的作用,通过导电良好的金属结构将雷电引导至地面。

03

室外防雷:寻找安全庇护所

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寻找安全的避难所至关重要。

  1. 寻找避雷设施: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金属顶的车辆等都是理想的避雷场所。如果衣服淋湿,应避免靠近潮湿的墙壁。

  2. 避免危险区域:不要在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大树、高塔、广告牌下躲雨。同时,避免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3. 远离水域:雷雨时,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避免在水域附近逗留。

  4. 注意个人行为:雷雨时,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之间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

  5. 正确姿势: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尽量降低重心,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果披上雨衣,防雷效果会更好。

04

车中防雷:安全驾驶是关键

在雷雨天气中驾驶车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安全停车位置:不要将车停在空旷的空地或高地上,也不要停在树下或高大的烟囱下,这些地方容易引雷。

  2. 关闭车窗:确保车窗紧闭,收回汽车天线,并关闭发动机引擎和收音机等设备。

  3. 避免下车:雷雨期间尽量不要下车,如果必须下车,应确保双脚同时着地,避免跨步电压带来的危险。

05

雷击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击,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首先,检查伤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雷电防护,人人有责。面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我们既要保持敬畏之心,也要掌握科学的防护知识。通过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学习正确的防护措施,我们才能在雷电高发季节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平安度过每一个“雷电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