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破获200万假药案,药品追溯码成打假利器
甘肃破获200万假药案,药品追溯码成打假利器
近期,甘肃公安在“昆仑2024”专项行动中,成功侦破多起假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捣毁生产假药窝点1处,涉案价值达200余万元。这一系列案件再次敲响了药品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识别假药、防范假药的重要性。
假药不仅可能延误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假药的流通还会导致医保基金的浪费,损害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因此,学会识别假药,不仅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之举。
药品追溯码:假药的“克星”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常由20位数字组成,印刷或粘贴在药品包装盒上。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有效防止假药、回流药和串换销售等问题。
如何使用药品追溯码?
扫描查询:使用智能手机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或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模块进行查询。
信息核对:查看药品的生产日期、批号、流通路径等信息,确保与包装上的信息一致。
异常处理:如果发现追溯码信息异常(如重复、缺失或无法查询),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品,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其他识别方法
除了药品追溯码,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识别假药:
查看药品包装:正规药品的包装印刷清晰,字迹工整,而假药的包装往往存在印刷模糊、颜色不正等问题。
检查批准文号:所有正规药品都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字母+8位数字”。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核实。
阅读药品说明书:正规药品的说明书内容详尽,包括药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假药的说明书往往内容不全或表述模糊。
观察药品外观:正品药品的外观色泽均匀,形状规则,而假药可能在外观上存在明显缺陷,如颜色不均、形状不规则等。
国家监管在行动
国家医保局正在大力推动药品追溯码的应用,要求企业在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前全部落实药品追溯码,实现药品全程“可追溯”。同时,国家医保局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假药和回流药问题。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如医院、正规药店等。在购药时,可以主动要求查看药品追溯码,并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药品信息。如果发现可疑药品,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药品安全。
药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抵制假药,守护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