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成因、预防及治疗:专业医师详解
耳鸣的成因、预防及治疗:专业医师详解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异常现象,表现为在没有外部声源的情况下,患者会听到各种声音,如嗡嗡声、嘶嘶声等。据统计,国内外约有4.4%~15.1%的成年人受到耳鸣的困扰。本文将从耳鸣的成因、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耳鸣的分类
耳鸣(Tinnitus)是指在没有外来音源刺激的情况下,感觉到从耳部或头部有嗡嗡声、嘶嘶声或其他不同的声音,可能是低频噪音也可能有高频的。耳鸣可能是急性暂时性的症状,时间短于三个月;或慢性且持续超过三个月。也有依自觉对象分类:若医师或其他人能通过仪器或耳朵听到患者所苦恼的耳鸣声则称为“他觉性耳鸣”;而只有当事者才听得到的则称为“自觉性耳鸣”。而照原因分类: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耳鸣”及有明确原因的“继发性耳鸣”。
耳鸣的成因
2021年美国家庭医学期刊中Tinnitu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将继发性耳鸣的原因整理成表格,可以看出成因非常多,例如感染性原因,因为感染造成发炎所导致耳鸣;像糖尿病或一些代谢相关的疾病及一些神经系统、外伤、血管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耳鸣;此外中耳炎、耳垢或中耳积液等等耳科相关的因素也会造成此状况。另外除了这些生理相关的原因,其实压力、焦虑等等心理因素也可能造成耳鸣,甚至注意力下降,更严重还可能会有听力下降的问题,进而影响其生活品质。
由解剖生理学来看,基底动脉、椎动脉会供应血流给耳蜗,因此耳鸣和内耳的血液循环关系甚大。但由于现代人长时间使用3C产品,低头族越来越多造成颈椎附近的血循不畅进而影响内耳的循环,且让人喘不过气的社会与工作压力也使现代人精神紧绷、焦虑,心情难以放松, 更可能使自律神经失调,产生耳鸣甚至更严重影响生活的症状。
耳鸣治疗
由于耳鸣的可能原因非常多样化,表现的方式也很多种,有人可能单侧、可能双侧,听到的声音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需要先去辨明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单侧或双侧以及持续的时间等等,若有需要也有透过相关仪器如MRI排除肿瘤因素的可能,再依照可能原因给予相关治疗。
目前证据力较强的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改变对耳鸣的认知,减轻他的情绪困扰和生活影响。在2014美国《耳鸣临床应用指南》中,声音疗法被大力推荐,耳鸣神经音乐疗法(neuromonics tinnitus therapy,NTT)运用个性化的音乐间歇刺激来使患者对于耳鸣信号的敏感性降低。 而声音脱敏法(Tinnitus Retrainiray Thorapy.TRT)则分为心理及生理脱敏;心理脱敏的方式是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下治疗者先向患者解说耳鸣的成因,使其了解耳鸣是可以被改善的,以反转个案对于耳鸣的恐惧或负面印象,这和认知行为疗法有类似概念。生理脱敏会需要专业的听力评估,以设计出适合个案的疗程,利用助听器或耳鸣治疗器以加脑部对于耳鸣信号的适应,约需半年到两年的疗程。此外,耳鸣再训练治疗法、心智核心放松耳鸣法、咨询、耳鸣频率凹谷消除治疗法等等也是目前处理原发性耳鸣的方式。若有其他和耳鸣相关的睡眠和抑郁焦虑问题,也可以利用褪黑激素及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若从中医疗点上看,耳鸣可能源于外感或脏腑一些不平衡,及情志因素,而从经络上看肝脉络于耳,倘若肝气郁滞会影响耳功能,而中医理论肾开窍于耳,又《内经·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因此五脏六腑气机的平衡很重要,若有需要也可以寻求中医的帮助以辩证给予适合的中药 。我们自己也可以透过一些穴道按摩疏通经络帮助情绪缓和、睡眠品质等等,像是可以按压翳风、翳明、风池、涌泉、太冲以促进耳周血循,益肾气疏肝火。还有和耳功能相关的耳门、听会、听宫,可以微张口双手依照顺序每个穴位按压三分钟以疏经活络。
除了生理因素可能导致耳鸣的发生,心理调适及环境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子。若神经情绪紧绷,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则容易不规则亢奋,引发自律神经失调,成为耳鸣的一项因素。因此生理、心理及环境的安适和平稳是很重要的。
治疗方法 说明
认知行为疗法(CBT) 帮助患者改变对耳鸣的认知,减轻情绪困扰与生活影响。
声音疗法 透过个性化音乐间歇刺激,降低对耳鸣信号的敏感性。
耳鸣神经音乐疗法(NTT) 运用专业仪器设计适合个案的疗程,帮助患者适应耳鸣信号。
声音脱敏法(TRT) 心理与生理脱敏,解释耳鸣成因并进行放松治疗。
耳鸣再训练治疗法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训练患者适应耳鸣。
心智核心放松耳鸣法 利用放松技巧降低耳鸣引发的心理压力。
心理咨询 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耳鸣频率凹谷消除治疗法 通过特殊音频消除耳鸣症状。
辅助药物治疗 使用褪黑激素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相关症状。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平衡五脏六腑气机。
穴道按摩 按压翳风、太冲等穴位,促进血循与情绪调节。
心理调适与环境调整 缓解紧张情绪,调整自律神经与生活环境。
耳鸣的预防
本文也从职能治疗相关知识提供一些帮助缓和情绪、放松减压的方法以预防耳鸣:首先避免在容易引起焦虑或有噪音的环境,轻音乐或有温暖灯光的环境能协助情绪缓和。平时也可以喝一些喜欢的花草茶帮助放松,另外也可以做一些类似冥想的活动缓和情绪,像是几年前流行的帮助静心的着色画或缠绕画,可以透过沉浸步骤简单重复性的绘画活动里将身心投入进去,减少外界刺激,以达到相似于冥想的作用帮助心情舒缓,这也是一种艺术治疗。或是也能选取一些自己听起来较轻松的音乐,边听边想其中的画面将身心沉浸,也能协助心情放松。平时维持作息规律及良好生活管理,内分泌、激素分泌才会正常作用,达身心的平衡。
按照上述的方式维持身心安定,耳鸣不易找上门!但若是真的有耳鸣困扰,则建议还是寻求专业评估以安排适合疗程。
中医对于耳鸣的观点最早在《内经》记载:“十二经脉皆秉气于胃,上走于面,而达空窍。”而“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另外典籍中还说“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亦分布于耳,耳又为宗脉之所聚”,因此与许多经脉、脏腑有关。耳聋也有分虚实,简单的区分如下,耳鸣声大,多属实证,通常由肝胆实火上扰所致;若耳鸣声小,多属于虚证,跟肾气虚、心血虚或中气下陷有关。
你是不是常常耳朵内发出嗡嗡嗡的低鸣?或是叮叮铛铛的响声?甚至是爆裂声?原本好好的心情,却被不断出现的耳鸣声打扰耳鸣是一种不痛不痒,发作起来却让人烦得抓狂的症状!
常见的耳鸣原因
- 暴露在大音量的噪音中
- 极端的压力或创伤
- 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退化
- 耳朵疾病,例如耳硬化症(otosclerosis,中耳的异常骨骼生长)
- 梅尼尔氏症(Meniere’s disease,耳道水肿所导致)
- 部分药物的使用
中医观点
中医对于耳鸣的观点最早在《内经》记载:“十二经脉皆秉气于胃,上走于面,而达空窍。”而“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另外典籍中还说“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亦分布于耳,耳又为宗脉之所聚”,因此与许多经脉、脏腑有关。耳聋也有分虚实,简单的区分如下,耳鸣声大,多属实证,通常由肝胆实火上扰所致;若耳鸣声小,多属于虚证,跟肾气虚、心血虚或中气下陷有关。
预防耳鸣重点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耳鸣呢?耳鸣的预防,其实跟一般的健康生活习惯脱不了关系,以下几招简单实用,人人可行:
远离噪音环境
耳机中的音乐,或周末聚会ktv唱歌时,记得音量适中。音乐嗨过头,耳朵也会罢工。
重视生活管理
规律作息、多喝水、少喝酒,适当补充维生素B群(对神经功能有帮助)。别熬夜追剧,让耳朵好好休息。
缓解压力,做好心理调适
耳鸣有有时候更像是心理问题。学会减压,比如做瑜伽、冥想。每天花10分钟跟自己对话,释放情绪。
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耳鸣有时跟血管循环不佳有关。适当地做运动,比如散步、游泳,耳鸣自然少来烦你。
耳鸣穴道保养
另外,2招穴道按摩,把握耳鸣恢复的黄金期,让你快速恢复健康!
第一招,按摩晕听区,晕听区在我们耳尖上约1.5公分处,可以改善眩晕及耳鸣!
第二招,按摩我们的耳门、听宫、听会这三个穴道,
刚好在耳屏前面,可以稍微张开嘴巴 就可以找到凹陷处,轻轻的按摩这个地方,对耳鸣也会有很好的改善!
卫教重点整理
主题 内容
耳鸣的常见原因 – 暴露在大音量的噪音中– 极端的压力或创伤– 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退化– 耳朵疾病,例如耳硬化症– 梅尼尔氏症– 部分药物的使用
中医对耳鸣的观点 – 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 耳聋分虚实:耳鸣声大属实证,多由肝胆实火上扰;耳鸣声小属虚证,与肾气虚、心血虚或中气下陷有关
预防耳鸣的重点 – 远离噪音环境:耳机音量适中,避免长时间高音量音乐– 规律作息:多喝水、少喝酒,补充维生素B群,避免熬夜– 减压:做瑜伽、冥想,释放情绪– 适当运动:散步、游泳促进血液循环
耳鸣穴道保养 – 晕听区按摩:耳尖上约1.5公分处,改善眩晕及耳鸣– 耳门、听宫、听会按摩:耳屏前凹陷处,张嘴找到穴位,轻轻按摩缓解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