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开幕,400个摊位展现艺术商业化魅力
第五届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开幕,400个摊位展现艺术商业化魅力
11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特色专展之一的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艺术节开设艺术画展、艺术书展、艺术装置、艺术市集、插画剧场、独立放映、尖峰论坛、空投计划、插画人之夜等九大板块,全方位展示插画艺术的魅力。
插画(illustration)源自拉丁文,原意为“照亮”,即通过图片辅助诠释文字内容,使文本更清晰明确。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是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之一,插画便以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中国,为宣传教义配图解释经文。欧洲插画的起源也相似,最初应用于宗教读物,后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插画以配文、内页或封面的形式出现在各类出版物、报刊及杂志上。如今,插画已经演变成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导览区一面汇聚了百余幅风格迥异的插画作品的大型海报墙,墙面上的每一幅海报都由本次参展的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构成。本次展览除官方主海报外,每位确认参展的艺术家还有一张印着自己插画作品的专属电子版海报,这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也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优势,增加了中国原创插画内容的广泛传播。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占地面积最大、艺术家参与数量最多的当数“艺术市集”板块,现场约有超过400个独立摊位,每个摊位展示销售由艺术家亲自打造的周边产品,涵盖艺术创作者、独立艺术/设计品牌、相关行业组织/机构,呈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绘画、插画、动画、漫画、潮玩等。
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大相径庭,比起古典绘画的端庄,插画艺术更像是走了一条亲民路线,它的商业化发展打破了人们对于艺术品高贵、典藏、独一无二的认知。在这个艺术市集中,普通人也可以购买艺术品,这些艺术家从自身作品出发创造衍生的各类周边产品,如装饰摆件、香氛蜡烛、艺术地毯等,小到一个印有艺术作品的钥匙扣、徽章、手作首饰等等。商业插画带动着文创产业的发展,年轻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这些艺术家的生存制造了一定的空间。
商业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艺术的发展,而提及艺术和商业的结合,就不得不提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安迪·沃霍尔,他的系列画作《金宝罐头汤》至今仍在世界现当代美术史上有一席之地。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姜二赛,通过对于《维纳斯的诞生》《大卫》《呐喊》等世界名画中的知名形象进行再创作,赋予其呆萌、可爱的Q版人物形象,在视觉上重新构建人们对于这些传统绘画作品中的视觉印象。他的另一系列作品《茫然西游》也延续了这种萌态的个人画风,以86版《西游记》为参考,共绘制了50个西游人物形象,深受粉丝喜爱。
在中国的插画领域,有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应运而生,例如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巴鲁不加酱,其代表作之一是以中国道教神仙钟馗的形象为例,秉承了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色彩及写意的风格并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构图及设计技巧,辅以中国书法字体、印章表达幽默、反讽的中国传统民间传说或是现当代社会下的生活化场景内容。
本次艺术节为众多艺术家、插画艺术行业内人士、链接插画及其关联行业的品牌以及普通观众们提供了一个大型、多元、跨界的艺术狂欢盛会。但作为一位普通观者,整体展览布局传递给人一种在商业环境中寻找艺术气息的微妙感,犹如在巨大的视觉浪潮中淘金。商业化运作必然对社会美育的推动有积极作用,科技与美术的结合也给予艺术家们更高的创作上限,但是艺术展的专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养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