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枝湾涌:千年古涌展新颜,岭南水乡展新颜
广州荔枝湾涌:千年古涌展新颜,岭南水乡展新颜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这句诗生动描绘了广州荔枝湾涌的美丽景象。作为广州的历史见证者,荔枝湾涌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桑变迁,从昔日的“岭南第一景”到如今的网红打卡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两千年历史,一湾溪水见证广州变迁
荔枝湾涌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南越王赵佗时期。据记载,汉使陆贾出使南越,在其驻地西场,沿溪湾种植荔枝,开辟莲塘,荔枝湾由此得名。其后经过2000多年变迁发展,荔枝湾日渐兴盛,以“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传颂于世,是历代文人骚客吟诗作画、富贾巨商流连忘返之地。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工业迅猛发展,荔枝湾涌部分河道被填埋占用,部分河段被掩盖成为暗渠,水质也遭受污染。“黄梅时节,红荔枝头”的“岭南第一景”从此埋进地下,“荔湾渔唱”的美景戛然而止。
现代化改造,让千年古涌焕发新生
为复兴西关文化,荔湾区开展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工程。2009年,广州市政府借助“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启动荔枝湾综合整治工程,工程内容包括开展揭盖复涌、河涌水环境治理、城市污水系统升级改造、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等综合性水利整治工程,荔枝湾涌总计完成河涌揭盖2万多平方米、大直径污水主管道建设3000多米,河涌水面平均拓宽8—12米。
在改造过程中,广州注重保留传统风貌,同时注入现代功能。例如,荔枝湾的六合砚池景观节点,就生动呈现了“笔墨纸砚”的岭南文化意象。文塔作为广州市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此次改造坚持“尊重原貌,优化功能”的理念,融入岭南建筑特色,以优雅的灯光设计重现了“笔墨纸砚”的文化意境。
新旧交融,打造岭南文化新地标
荔枝湾涌的改造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时敏广场的设计以“推开满洲窗,看新荔枝湾”为理念,将岭南传统元素巧妙融入现代城市景观。项目通过定制城市家具,将满洲窗套方、云纹、风车等经典岭南纹理融入步道铺装、台阶收边和指示标识等景观细节。
此外,荔枝湾涌还注重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多宝广场以桥头广场的营造为契机,将日久失修、潮湿地滑的滨水空间优化为市民共享的开放场所。驷马涌的滨水环境整治项目则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打造了多层次的滨水驳岸,营造近自然的城市绿洲。
旅游打卡,感受岭南水乡魅力
如今的荔枝湾涌,已是广州旅游的靓丽名片和网红打卡点。游客既可以乘坐游船,溯流而上,沿途观瞻富有西关特色的历史建筑,也可以漫步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荔枝湾涌的主要景点包括荔湾湖、仁威庙、文塔、小画舫斋、海山仙馆、梁家祠及多位名人故居等。其中,荔湾湖公园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四个湖组成,是广州老区难得的休憩之地。仁威庙是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的建筑,廊柱、墙上的石雕、砖雕、木雕栩栩如生,展现金南雕刻的神韵。
除了静态的景观,荔枝湾涌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水上花市、元宵灯会、三月三民俗节、端午龙舟竞赛等,为游客呈现一场场文化盛宴。游客还可以品尝“食在广州”的粤式美食和风味小吃,感受广府魅力老城的风俗民情。
荔枝湾涌的游览方式多样,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览,单程约20-25分钟,费用为成人65-80元,长者45-60元,小童35-50元。荔枝湾涌全天开放,免费入场,可通过地铁中山八路站或长寿路站到达。
荔枝湾涌,这条见证了广州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河涌,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着岭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现代都市观光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