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减”背景下,如何平衡期望与孩子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0: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减”背景下,如何平衡期望与孩子心理健康?

2021年,中国实施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对家庭教育和家长期望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如何平衡期望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为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表明,父母期望与孩子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项针对1356对中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显示,父母在学业表现、未来成就、品行表现、人际关系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期望,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中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占比仍较高,特别是在情绪不平衡、强迫、学习压力和焦虑等方面。此外,研究还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男生更严重,而独生子女的父母期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的教育支出负担有所减轻,但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期望却在提高。一些家长担心,减少学习时间和校外培训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因此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期望的变化,可能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一方面,家长可能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因为感受到家长的高期望而产生焦虑情绪。

在这种背景下,家长应该如何调整期望,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多陪伴孩子:每天腾出时间与孩子互动、交流,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在这种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活动,孩子会更放松,更愿意和你谈论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2. 共度安静时光: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持久度。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书,一同阅读故事。这不仅可以促进语言发展,还可以在阅读中分享乐趣。

  3. 赞美孩子的努力:比起表扬成果,更重要的是认可孩子的努力。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小进步时,及时给予赞赏。这能激励他们设定新目标,持续进步。

  4. 提高孩子的自尊心:通过表达爱、接纳和理解,询问孩子的活动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设定可行的目标。避免否定孩子、打断他们说话、拿孩子与他人比较等行为,这些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5. 积极倾听:真正倾听孩子说话和他们的感受,不打断,表现出对他们说的话感兴趣。当孩子遇到困扰时,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并给予安抚。

  6. 帮助孩子建立情感表达能力:教孩子了解情绪、表达情绪。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别闹了”或“要听话”。同时,父母也应该学习如何调节情绪,成为孩子的榜样。

  7. 信守诺言:做一个言出必行的家长。如果需要失信,确保有正当理由并诚恳道歉。保持固定的日常安排,如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吃饭,这能给孩子安全感。

  8.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需要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当父母对自己不满,感到焦虑、悲观时,很容易将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更加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