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市场盘点:住宅“难上加难”,非住逐渐变“红” | 年度盘点③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1: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市场盘点:住宅“难上加难”,非住逐渐变“红” | 年度盘点③

2024年,物业行业经历了诸多挑战和困境。住宅市场面临物业费降价和换手率上升的双重压力,商业办公园区则遭遇租金下滑和空置率攀升的困境,公共建筑物业则面临低价中标和账期拉长的双重压力。本文将从这三个维度,详细分析物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住宅市场:物业费降价、换手率上升

2024年,重庆、银川、青岛和武汉4城百余个项目实现了物业费的下调,降幅在20%-30%之间。其中,武汉已有30余个住宅小区降低物业费,平均降价幅度多达24%。多数降价小区通过业主与物业公司友好协商达成的,物业公司承诺降低物业费,但不降低物业服务标准。部分降价小区则是借助更换物业公司的方式,达成降低物业费的诉求。

据克而瑞物管调研统计显示,2021-2024年,住宅物业换手率由1.7%持续提升至3.3%,净增长1.6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约有2万个住宅小区更换物业公司。

大型社区换手率同样上升。2024年,全国多个大型社区更换物业公司,源于大型社区在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涉及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等多方主体,协调难度大,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在问题发生后,业主潜意识认定物业为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在行业负面舆情不断发酵的大环境下,物业责任更是被无限放大。

分析住宅物业换手率提升的动因,不乏以下两方面因素:

其一,很多城市业委会或物管会成立率提升。早在2020年5月,《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首次明确提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组建物管会。截至2024年7月,北京已组建物管会5100余个,业委会或物管会组建率高达97%。针对业委会组建率较低的现状,2024年不少城市重新修订《物业管理条例》,通过组建物管会来补位业委会,如《济宁市物业管理条例》创新性设立了物管会制度。

其二,物企与业主更换意愿提升。一方面,物企主动退出部分低质项目,2024年上半年,金科服务退出低质效、低收缴率、负贡献的项目,终止在管面积约2990万平方米;世茂服务同样主动退出部分利润率较低、发展潜力较小的项目,终止在管面积175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物业费降价舆情持续发酵,部分业主通过更换物业公司,以便达成降低物业费的目标。

商业办公园区:租金下滑、空置率攀升

受限于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商办项目招租压力不断加大,租金持续下滑。以一线城市为例,2024年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同比跌幅皆超15%,甲级办公楼平均租金同比跌幅都在10%附近。

甲级办公楼空置率持续上升。以一线城市为例,2024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甲级办公空置率都在20%左右,较202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深圳空置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29.1%。

产业园不仅租金下行,而且空置率持续上升。2024年,工业厂房租金同比下降16.2%,空置率升至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研发办公楼租金同比下降33%,空置率高达30.1%,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而在租金下滑、空置率攀升等多重压力作用下,甲方经营压力逐渐传导至物企,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甲方要求增多、变严。首先,邀标书细化,以某文体中心餐饮服务为例,邀标书具体细化到服务人员要求、饭菜出品时间、质检等。其次,建立COE团队监管供应商,如华为行政专业COE能力中心建立专业标准、基线、制度和流程。

其二,低价中标现象明显增多。部分项目中标价格明显低于合理的成本线,给未来服务履约埋下隐患。那些低价中标的物企难以长期承受亏损状态,实际服务过程中难免会降配人员,降低服务质量,致使满意度下降、投诉量上升。随着物业矛盾加剧,叠加低价亏损局面难以缓解,最终低价中标的物企大概率将提前退场。

公共建筑物业:优质项目竞争激烈、账期拉长

学校、医院市场分化加剧,优质项目竞争激烈。数据显示,2023年双一流高校数量占比低至6%,但双一流高校预算则是其他普通高校的6.2倍;2023年三级医院数量占比约10%,预算占比却达到了30%。受此影响,物企投拓将重点聚焦双一流高校、三级医院这类优质项目,致使竞争愈加激烈。

公建物业市场压力持续加码,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政府采购金额下降8%,低价中标渐成主流。2020-2023年,政府采购金额由3.7万亿元缓步下滑至3.4万亿元,累计降幅达8%。一方面,为了控制政府采购成本,更多公建物业项目鼓励低价中标。另一方面,部分物企积极打造标杆项目,采用较激进的价格策略,甚至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进一步加剧了公建物业低价竞争的局面。

其二,公建物业账期拉长,回款难成挑战。公建物业账期由2023年的3个月拉长至2024年的10个月,明显高于6个月的警戒线。回款难已然成为公建物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回款周期的延长,导致物企资金周转压力加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新项目的拓展。

考虑到政府显性及隐性债务压力依旧较大,短时间公建物业回款难题较难改善。

一方面,显性债务压力大。2017-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攀升,负债率由19.8%持续提升至32.3%,净增长12.5个百分点,反映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压力不断加大。

另一方面,隐性债务化解需至2028年。2024年11月,财政部发布重磅政策,从2024年开始将直接安排10万亿元用于化解地方债务,意味着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年均化债金额则将从2.86万亿元降至4600亿元。

综上所述,C端、B端和G端市场压力不断加剧,住宅物业费降价、换手率上升,房屋老龄化进一步激化物业矛盾;商写园租金下滑、空置率上升,甲方经营压力向物业传导,低价中标现象持续增多;学校、医院优质项目竞争愈加激烈,公建物业低价中标渐成趋势,且账期拉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