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酒驾醉驾的六大认知误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51: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酒驾醉驾的六大认知误区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警示语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驾驶人因酒驾醉驾而付出惨痛代价。除了侥幸心理作祟外,对酒驾醉驾的认知误区也是导致违法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酒驾醉驾的六大误区,帮助您远离违法边缘。

误区一:小区、停车场挪车不属于酒驾

许多人认为,只要不在公路上行驶,酒后在小区或停车场挪车就不是酒驾。事实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社会开放通行的小区、单位内部道路、公共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均属于道路的范畴。只要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了物理上的位移,即可认为驾驶行为已经完成。因此,酒后在小区、停车场挪车的行为同样属于酒驾。

误区二:酒量大就不会酒驾

有人认为,酒量大的人酒后驾车不会出现问题。实际上,酒驾认定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法律规定,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为酒后驾车,80毫克及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即使酒量大的人饮酒后神志清醒,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

误区三:睡醒就等于酒醒

一些人认为,只要酒后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安全驾车。然而,判定宿醉后驾车是否属于酒驾醉驾,关键在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测试结果。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休息时间长短来判断是否酒醒。因此,驾驶人饮酒后应充分休息,待身体完全恢复后再驾车出行。

误区四:电动车酒驾不会被处罚

有人误以为,酒后驾驶电动车不会受到处罚。实际上,超过新国标任一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属于超标电动车,纳入机动车管理范畴。普通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无论是燃油驱动还是电驱动,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驾驶上述车辆的,一旦达到酒驾标准,均按酒驾机动车进行处罚。

误区五:醒酒药可以躲避酒驾检查

市面上一些醒酒药号称可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液酒精含量,以应对酒驾检查。事实上,这些产品并不能起到快速降低体内酒精含量的效果,只能缓解酒后症状。因此,服用醒酒药并不能帮助驾驶人躲避酒驾检查。

误区六:多喝水可以稀释酒精含量

一些人认为,喝酒后通过多喝水稀释的方式,可以通过酒驾检查。其实这些方法只能降低口腔内的酒精含量,而呼吸式检测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空气。此外,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较长,短时间多喝水并不能降低酒精含量。

总而言之,防范酒驾醉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同时,东莞交警将持续强化酒驾醉驾整治力度,打响酒后禁驾宣传声势,全力保障辖区路畅人安,请广大驾驶人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否则,等待你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

本文原文来自东莞交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