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散步:打工人20分钟减压指南
公园散步:打工人20分钟减压指南
“试过了,真的很快乐”“确实有点东西”“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实践心得。这种简单易行的减压方式,正成为打工人缓解压力的新选择。
什么是“公园20分钟效应”?
“公园20分钟效应”源自《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每天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停留20分钟,就能显著减少压力相关脑区——杏仁核的激活,从而预防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
德国神经科学家通过脑成像扫描发现,那些在绿地中散步1小时的参与者,其大脑中与压力相关的杏仁核区域活动显著减少,而商业街区散步的参与者则没有这一效果。这表明,自然环境对于缓解心理压力、预防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打工人为什么需要这个“精神快充”?
根据2024职场人压力调查显示,近半数职场人感到“压力山大”。环境的不确定性、职场竞争、职业瓶颈、加班过多等都是主要压力来源。在巨大的职场压力下,职场人纷纷采取各种养生行动。其中,选择“三餐和生活作息健康”的职场人最多,他们相信规律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对于忙碌的打工人来说,找到一种简单、低成本且易于实施的减压方式尤为重要。公园散步恰恰满足了这些需求。它不需要特别的装备,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只需利用午休或下班后的碎片时间,就能获得显著的减压效果。
如何实践“公园20分钟效应”?
选择合适的地点:公园、绿地、社区花园等自然环境都是理想的选择。即使是工作园区或写字楼附近的绿色空间,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运用正念行走技巧:正念行走是一种结合正念冥想与日常步行的练习方法。它要求你主动观察自己的感受与行为,而不是让思想陷入无意识的杂念中。
注意身体感觉:留意双脚接触地面的触感、呼吸节奏、风拂过皮肤的温度等。这种对感官的觉察有助于拉回我们的注意力,减少对未来或过去的担忧。
观察周围环境:将视线从手机或其他屏幕上移开,去观察大自然或周围的环境。留意树叶的形状、鸟儿的声音,甚至是建筑的细节。这种对外部环境的觉察不仅能增强我们的专注力,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从而提升幸福感。
深呼吸:呼吸是连接身体和心灵的重要桥梁。在正念行走中,试着放慢步伐,配合深呼吸的节奏。吸气时感受空气进入身体,呼气时释放紧张情绪。研究表明,深呼吸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心率和血压,有助于缓解压力。
- 设定合理的时间:刚开始时,你可以尝试每次步行10-15分钟,并逐渐延长时间。也可以选择自然环境如公园或海边,让自己更容易专注于当下。
实际效果如何?
裕园公园虽小,但绝对值得走上一走!沿着蜿蜒的小路漫步,两旁的树木像是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天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像是金色的地毯铺在地上,指引着我前行的道路。
裕园公园紧紧贴着民心河。走到小河边,河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树木和远处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抛诸脑后,心中只剩下宁静与平和。
在公园开启2025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像这公园中的万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向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公园20分钟效应”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简单却有效的解压方式。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触手可及的美好。其实,真正的治愈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用心感受。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20分钟的“精神快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