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数字化服务让就医更便捷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数字化服务让就医更便捷
“阿姨,您看这里,对,就是这么简单,刷个脸就能完成医保结算,再也不用担心忘带医保卡或者不会用智能手机了。”在浙江省江山市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耐心地指导王女士使用医保“刷脸支付”。这一幕,正是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数字化服务升级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不断推出创新功能,让百姓就医购药更加便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医保“刷脸支付”的普及。这一功能以激活医保码为前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移动支付。参保人无需使用社保卡或智能手机,只需面对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进行扫描,即可完成挂号、缴费等医保结算服务。
医保“刷脸支付”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安全可靠。它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所有服务终端设备均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认证。人脸和用户信息经参保人员授权后独立存储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库,有效保障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的安全。
这一创新功能的推出,彻底解决了“一老一小”就医购药的难题。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再需要担心忘带医保卡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对于未成年人,家长只需绑定亲情账户,即可通过刷脸使用子女的医保。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让医保服务真正做到了触手可及。
除了“刷脸支付”,医保服务平台的另一大亮点是亲情账户功能。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用户可以轻松添加家庭成员的医保信息。这一功能的推出,让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得以在家庭成员间共享,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孟令练为例,他通过“个账共济”功能,成功为父母和孩子缴纳了居民医保费用,总计1200元。“既快捷又方便,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孟令练如是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还在持续升级中。未来,医保影像云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医疗机构检查结果的共享互认。这意味着患者将不再需要带着胶片“东奔西走”,医生也能更快速地获取患者的历史检查数据,从而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此外,预计将于2025年落地的医保钱包功能,将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跨省使用。这意味着,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方便地使用家人的医保资金,真正实现“一人参保,全家受益”。
从“卡结算”到“码上付”,再到“刷脸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的每一次升级,都是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今,医保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12亿用户,平均0.8秒就能完成一次医保结算。这些创新功能的推出,不仅提升了百姓的就医体验,也让医保服务更有温度。
正如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所说:“我们现在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而我们医保是通过信息化这样一个新质生产力,去做大我们的增量蛋糕。推动增量存量一体化改革,能够大大降低改革的难度,提升改革的准度,体现改革的温度,加快改革的进度。”
医保服务平台的数字化升级,是科技力量与民生关怀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让医保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也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温暖与力量。随着更多实用功能的陆续上线,医保服务平台正逐步发展成为全民医保健康服务平台,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