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揭秘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揭秘
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且病死率高。AIP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且与吸烟无相关性。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病理基础
AIP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可分为急性期(渗出期)和机化期(增殖期)。在急性期,肺泡腔内形成透明膜,肺泡隔出现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机化期则以肺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增生、肺泡隔纤维化和肺泡结构扭曲为特征。
CT影像特征
AIP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诊断。主要影像特征包括:
磨玻璃影:这是AIP最早出现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呈双侧、对称性分布,以肺外周及下叶背部病变较重。磨玻璃影反映了肺泡腔内的渗出和水肿。
实变影:随着病情进展,磨玻璃影可逐渐发展为实变影,表现为大片状或斑片状的高密度影。实变影的出现提示肺泡内渗出物的增多和肺泡结构的破坏。
肺结构扭曲:这是AIP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肺纹理的异常扭曲和变形。肺结构扭曲反映了肺泡间隔的增厚和肺组织的纤维化。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由于肺泡间隔的纤维化和肺组织的收缩,可导致支气管的牵拉性扩张,表现为支气管壁的增厚和管腔的扩大。
小叶间隔增厚:在HRCT上可见小叶间隔的明显增厚,呈网格状或线条状的高密度影,反映了肺间质的水肿和炎症。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伴随征象。在疾病晚期,可出现轻度的蜂窝肺改变。
临床意义
AIP的CT影像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AIP的病情进展迅速,及时识别影像特征有助于尽早启动治疗,改善预后。此外,影像学检查还能帮助区分AIP与其他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如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和普通间质性肺炎(UIP),从而指导临床决策。
图1:AIP的CT影像特征。A: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B:实变影伴肺结构扭曲;C:牵拉性支气管扩张;D:小叶间隔增厚。
AI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肺内多形核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毒性氧物质和蛋白酶有关,导致急性肺损伤。尽管AIP的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但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50%以上。
总之,AIP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CT影像特征包括双侧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和肺结构扭曲等。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