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高尿酸血症管理新指南,饮食运动方案全解析
国家卫健委发布高尿酸血症管理新指南,饮食运动方案全解析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了全面的饮食和运动建议。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且患病率逐年上升,呈现年轻化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高达17.7%,痛风患病率为3.2%,青少年男性患病率更是超过40%。
饮食管理:科学选择食材,合理搭配膳食
合理的饮食管理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南提出了7条饮食管理原则,涵盖食物选择、摄入量、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每日应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以低嘌呤膳食为主,尽量避免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高嘌呤食物。鸡蛋的蛋白和牛奶等可安心食用,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同时,每天全谷物食物应不低于主食量的30%,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g。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新鲜蔬菜、水果、植物性饮料和草本植物等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有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建议每天摄入不少于5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摄入量为200~350g,鼓励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同时,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建议饮水2000~3000mL,优先选择白水,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及生冷饮品。应限制饮酒,特别是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少盐少油、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30g。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肉类汆煮后食用,避免喝汤。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不宜食用。生冷食品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痛风患者应少吃。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以每周降低0.5~1.0kg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
辩证辨体,因人施膳
痛风食养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推荐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结合患者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合理膳食。同时选择和缓、少量、持续的运动方式,使筋骨舒展,脾胃得健。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春季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秋季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甘凉、生津、润燥之品。冬季温补,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在气候冷热交替的秋冬、夏秋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运动管理: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规律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身体代谢能力,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选择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循序渐进,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合理安排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重要保障。患者应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晚餐应选择低嘌呤食物,避免酒精和高果糖饮料,控制脂肪和热量摄入,多喝水,选择合适的主食和蔬菜,避免夜宵和暴饮暴食,合理搭配蛋白质来源。同时,应注重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不仅可以预防高尿酸血症,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远离高尿酸陷阱,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