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释宗杲创看话禅,革新南宋禅学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5: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释宗杲创看话禅,革新南宋禅学

南宋时期,禅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字禅的盛行导致禅学流于表面,成为文字游戏;而默照禅的偏差则使许多修行人陷入枯坐的误区,贪图止境而忽视了真正的悟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杰出的禅宗大师——释宗杲,以其独创的看话禅法,为禅宗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释宗杲(1089-1163),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是临济宗杨岐派第四代传人。他出生于安徽宣州,自幼聪慧,1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释宗杲的禅学思想深受其师圆悟克勤的影响,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修行方法,而是致力于寻找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悟道途径。

看话禅,又名话头禅,是释宗杲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禅修方法。其核心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参究一个“话头”,如“念佛是谁?”“拖死尸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狗子有无佛性?”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直指人心,旨在打破修行人的惯性思维,引发内心的疑情。

虚云老和尚曾解释说:“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参者,参看义,故凡禅堂都贴着‘照顾话头’四字,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即自反照自性。以我们一向向外驰求的心回转来反照,才是叫看话头。”

看话禅的修行方法强调“单提一念,只参当下的这个一念何处生、何处灭,于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念兹在兹。”例如参“念佛是谁”,就单提“念佛是谁”的一念,此念念念相续,无有间断。通过不断参究,修行人会逐渐生起疑惑,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最终突破疑团,见到自己的本性。

释宗杲特别强调对“生死大事”的参究,认为“知得来去处,方名学佛人”。他把“疑”作为参究的条件,开悟的前提,提出“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的观点。他告诫修行人:“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

释宗杲的看话禅法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批评当时的禅风:“今时学道人,不问僧俗,皆有二种大病,一种多学言句,于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种不能见月亡指,于言句悟入。”他还大力抨击流行的“默照邪禅”,指出这种禅法只教人静坐,而不求妙悟,实际上是“谤大般若,断佛慧命人,千佛出世,不通忏悔”。

释宗杲的看话禅法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而且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弟子和后继者们继续弘扬看话禅,使之成为南宋以后禅宗的主要修行方法。明代高僧云栖祩宏评价说:“此后代提公案看话头之始也。”无门慧开禅师更是将“无”字话头列为《禅宗无门关》的第一则,认为“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把对“无”字公案的参究看作是参禅开悟的关键。

释宗杲的看话禅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巧妙地将禅修与士大夫、居士群体的生活相结合。南宋时期,文官体制成熟,士大夫阶层壮大,他们对禅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又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缚,难以全身心投入传统的禅修方式。看话禅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既能融入日常生活,又能深入修行的途径。释宗杲的这一创新,不仅吸引了大量士大夫和居士参与禅修,也为禅宗在社会各阶层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道路。

综上所述,释宗杲在南宋禅宗复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创立的看话禅法,不仅有效纠正了当时禅宗的弊病,而且为禅宗的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他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在南宋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禅宗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