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打卡圣地:盂城驿&汪曾祺纪念馆
高邮打卡圣地:盂城驿&汪曾祺纪念馆
高邮,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其中,盂城驿和汪曾祺纪念馆无疑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两颗明珠,它们分别承载着高邮的历史记忆和文学灵魂,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盂城驿:千年邮驿的沧桑见证
盂城驿位于高邮市南门大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它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的水陆驿站,盂城驿见证了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辉煌。
盂城驿的建筑布局严谨,功能完备。主体建筑包括鼓楼、正厅、后厅、廊房、马神庙等,占地约1.5万平方米。驿站内设有马房、厨房、客房等设施,可以同时接待数十名官员和信使。在明清时期,盂城驿是京杭大运河线上集通信、运输、官员接待于一体的大型驿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令人敬佩的是,盂城驿的保存至今,离不开一代代文保人的努力。1993年至2002年,高邮市政府对盂城驿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原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姜文定主持了这项工作。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修缮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解决下水道问题到恢复古建筑原貌,从筹集修缮资金到社会各界的捐款支持,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文保人的心血。
如今的盂城驿,不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古代邮驿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国古代通信和交通的演变历程。盂城驿不仅是高邮的地标,更是中国邮驿文化的重要见证。
汪曾祺纪念馆:文学巨匠的精神家园
如果说盂城驿是高邮历史的见证,那么汪曾祺纪念馆则是这座城市文学灵魂的栖息地。汪曾祺,这位出生于高邮的文学巨匠,用他的笔触描绘了无数动人的水乡故事,将高邮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汪曾祺纪念馆位于高邮市人民路,是一座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与汪老笔下的水乡风光相得益彰。纪念馆内收藏了汪曾祺的大量珍贵资料,包括旧照片、手稿、书信等,全面展示了他从童年到成为文学大家的人生历程。
走进纪念馆,仿佛走进了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展厅内陈列着他的代表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汪老的文学成就,更凝结着他对家乡高邮的深情。汪曾祺曾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纪念馆的另一大亮点是复原了汪曾祺故居的部分场景。通过精心布置的陈设,游客可以感受到汪老生活和创作的环境,仿佛能听到他手持烟斗、谈笑风生的声音。此外,纪念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学讲座、书画展览等,成为高邮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游客对汪曾祺纪念馆的评价极高,认为这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馆,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人们可以静下心来,感受文学的魅力,体会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风情。
盂城驿和汪曾祺纪念馆,一北一南,一古一文,共同塑造了高邮的文化气质。它们不仅是高邮的地标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学双重魅力的完美体现。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文学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不妨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感受高邮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