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汉人最爱的十二道经典美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2: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汉人最爱的十二道经典美食

武汉,这座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从江河湖泊中打捞出的新鲜食材,到传承百年的经典菜肴,武汉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武汉人最爱的十二道经典美食。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素有“华中之首”的美誉。自古以来,武汉就是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从这里可以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北溯汉水至豫陕,南经洞庭湖达湘桂。湖北更是享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为武汉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资源,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又名团头鲂,因产于鄂州梁子湖而得名。其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提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让这道菜名声大噪。1965年,武昌鱼正式被定为湖北省地方风味名菜,成为鄂菜的代表。

随着烹饪技艺的不断发展,武昌鱼的制作方法从传统的蒸、煮、炙,发展出清蒸、油焖、网衣、滑溜等多种烹饪方式。其中,清蒸武昌鱼以其滑嫩清香的口感而独树一帜。

除了清蒸,葱烧武昌鱼也是武汉的金牌名菜之一。

红菜薹炒腊肉

红菜薹是湖北著名的特产蔬菜,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享有“金殿玉菜”的美誉。它富含钙、磷、铁、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红菜薹色泽鲜艳,质地脆嫩,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佳肴。无论是清炒、酸辣炒还是与腊肉同炒,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黄陂三鲜

黄陂三鲜是武汉市黄陂区的传统名菜,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这道菜由鱼圆、肉圆和肉糕组成,制作工艺繁复。将这三样食材合烧杂烩,使得肉中带鱼香,鱼中含肉味,色香味俱佳。

相传在崇祯年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黄陂城,当地百姓用鱼丸、肉丸和肉糕招待起义军,合烧成菜,味道鲜美,深受喜爱。从此,黄陂三鲜声名远扬。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是鄂菜中的经典之作,其起源众说纷纭,烹饪方法也多种多样。所谓“三蒸”,即蒸畜禽、蒸水产、蒸蔬菜(可选择青菜、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茼蒿、藕等数十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农家三蒸——蒸肉、蒸鱼、蒸菜。这道菜以其鲜嫩软糯、原汁原味、清淡绵软的特点,成为湖北美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名菜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排骨煨汤

在湖北,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排骨煨汤是接待贵客的必备菜品之一。这道菜选用武汉蔡甸的优质莲藕,搭配排骨或猪弯骨、筒子骨,用文火慢炖至肉烂脱骨,最后撒上葱花和黑胡椒。武汉市蔡甸区的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南宋光宗年间就被列为贡品,其莲藕煨汤更是闻名遐迩。

糍粑鱼

糍粑鱼是具有浓厚湖北乡土气息的传统名菜。制作时以草鱼肉为主料,经过腌渍、晾干后煎烧而成。这道菜口味咸辣,香气扑鼻,既能增加饭量,又能转换口味,在武汉地区广受欢迎。

藕夹

湖北是“千湖之省”,盛产莲藕,莲藕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武汉人年夜饭餐桌上必备的三道莲藕菜肴:藕夹、排骨煨藕汤和藕圆子。制作藕夹的关键在于选用口感甜脆的脆藕,通常选择较细的藕梢。将莲藕洗净去皮,切成连刀片,猪肉剁碎后加入生姜、香葱、淀粉、盐、胡椒粉等调料,充分搅拌上劲。将肉馅夹入藕片中,裹上面浆,用中小火炸至金黄即可。炸好的藕夹外酥内嫩,鲜香开胃,十分美味。

酸辣藕带

酸辣藕带是武汉一道经典的时令美食,因制作简单而成为家常菜。藕带是莲藕的嫩芽,主产自湖北洪湖,形状似迷你版的藕,上市时间短暂,仅有一个月左右。藕带可清炒、凉拌,酸辣藕带更是能充分调动味觉,是下酒、下饭的绝佳选择。

珍珠圆子

圆子是武汉人逢年过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品,象征着团圆。武汉的圆子种类繁多,如肉圆子、鱼圆子、藕圆子、珍珠圆子、豆腐圆子、萝卜圆子、香菜圆子、南瓜圆子等。每年临近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飘散着温热肉香的圆子味道。

珍珠圆子是武汉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几乎成为所有武汉农家风味餐馆的招牌菜。它以猪瘦肉和肥肉制成的圆子,外裹一层软糯的糯米,蒸制而成。蒸熟后的珍珠圆子,外面的糯米粒粒分明,晶莹洁白,油亮发光,形似珍珠。

制作珍珠圆子最好选用肥瘦三七开的猪肉,这样既能保证滑润的口感,又不会过于油腻。圆子蒸熟后,口感软糯适中,滋味鲜美可口,外层的糯米粒粒竖起,晶莹洁白、油亮发光,真如颗颗珠圆玉润的珍珠一般让人不忍下筷。

泡菜苕粉肉丝

泡菜苕粉肉丝是一道地道的湖北菜,将湖北风味的酸辣泡菜与肉丝、红薯粉丝同炒,味道酸辣中带着柔润,浓烈中带着温柔,是一道广受欢迎的下饭菜。这道菜虽然起源可能不在湖北,但经过多年的流传,已成为湖北味道的代表。

“苕”在湖北方言中指红薯,苕粉即红薯粉条。在武汉话中,“苕”还有其他含义,比如形容人笨时会说“这伢有点苕”,表达爱意时会说“你哪就这苕咧”,生气时会说“你简直就是个苕”,开玩笑时会说“都被你吓苕了”。

干烧大白刁

大白刁,又称刁子鱼或翘嘴鲌,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而不腥。湖北江陵府产的刁子鱼曾是古代贡品,大诗人杜甫曾用“白鱼如切玉”来形容其美味。这种鱼在长江中生长,游速极快,因此肉质特别细嫩鲜美。

虽然刁子鱼刺多,但武汉人仍将其视为餐桌上的珍品。武汉人根据鱼肉的特性,采用干烧或干煎的烹饪方法,不加一滴水。煎好的刁子鱼肉质鲜美至极,细腻紧实,但武汉人更享受在鱼刺中寻找鲜美鱼肉的过程,就像采摘玫瑰时虽有刺却能收获美丽。

黄焖圆子

在湖北,有“无圆不成席”的说法,圆子寓意着团圆,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肉圆子的制作历史悠久,黄焖圆子是经典的湖北菜之一。

相传在清道光年间,蔡甸大集场的一位吴姓举人在进京赶考途中,因无渡船而饥肠辘辘。一位渔翁见状便送他过江,并让他品尝了自己的食物。吴举人赞不绝口,询问这是何物,为何如此鲜嫩。渔翁回答说,这是渔民的日常食物,由鱼肉和猪肉剁碎混合后捏成圆子,可清蒸、水煮或黄焖。到达对岸后,吴举人要付酬金,渔翁却说这里战乱频繁,无人敢设渡,如果他日高中,希望能在此架一座木桥。吴举人听后连连答应。

赶考结束后,吴举人被钦点为进士,后升迁至汉阳府县令。他没有忘记渔翁的话和那道美味,于是在此地架起了一座木桥,百姓们称之为“升官渡”,以表达对吴举人的敬佩。当地老百姓也将“黄焖圆子”改名为“升官渡黄焖圆子”。

圆子从此成为江城市民喜爱的传统佳肴,被誉为“武汉第一大菜”,每个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特色菜。圆子象征着团圆,寓意每个家庭团团圆圆、和和气气,也象征着生活幸福圆满。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飘散着圆子的香味。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