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时裳·武则天”展:揭秘女皇时代的服饰魅力
洛阳博物馆“时裳·武则天”展:揭秘女皇时代的服饰魅力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如果寻访曹植诗里的美人,来洛阳总会有收获。自2023年以来,汉服已成为洛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游客在这里绾青丝、贴花钿、穿汉服,或漫步于大遗址公园,或游走于仿古建筑群,或逛商场、乘地铁,或骑车穿行大街小巷,梦回千年与“穿越”混搭毫无违和感。
在洛阳博物馆,《时裳·武则天》特展将文物与复原的唐代服饰配合展出,带领观众回顾1300年前的霓裳华彩,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服饰文化与日新月异的时尚活力。
武则天时期的服饰特点
武则天时期,唐代服饰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与自信的时代。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仅改变了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服饰风尚。
袒领装:展现女性自信
武则天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服饰变化,莫过于“袒领装”的流行。这种弧领上衣胸口挖得极低,有的甚至是深V设计,与今天低胸晚礼服的暴露程度相当。这种大胆的设计,展现了唐代女性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开放。
间色裙:经久不衰的时尚单品
间色裙是武则天时期非常流行的裙装样式,蓝白相间或红绿相间,用色大胆而鲜明。裙腰束至胸上,搭配竖条纹带来的视觉延伸感,整体显得颀长而活泼。这种裙子在唐初时期的壁画中很常见,中唐与盛唐时期仍有延续。
红裙:明艳动人的流行色
红裙在武则天时期开始流行,明艳的红色在壁画及陶俑中屡见不鲜。这种鲜艳的色彩,不仅展现了唐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与包容。
服饰搭配技巧
武则天时期的女性不仅注重单一服饰的美感,更讲究搭配技巧。她们会将间色裙与红裙叠穿,或在长裙之外再加一条华丽的短裙,甚至在上衫外再套一件半臂。这种多层次的搭配方式,与现代人的穿搭理念不谋而合,展现了唐代女性的时尚智慧。
展览亮点
洛阳博物馆的“时裳·武则天”展览,以武则天的一生为时间主线,用14套复原服饰结合60余件(套)文物,将唐代服饰的变迁历程娓娓道来。展览分为“花样年华 百美竞呈”“服章之美 礼仪之大”“明妆丽影神都衣香”三个篇章,通过“初入宫掖”“再度入宫”“二圣临朝”“女性天下”“改服易色”“异乎文袍”“云鬓花黄”“芳容丽质”“与子同袍”九个小节,勾勒出恢宏、繁盛的大唐景象。
服饰史学者陈诗宇及其团队,通过严谨的研究和精良的复原工作,为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无论是武则天的蹙金绣石榴腰裙,还是上官婉儿的花钿妆面,都展现了唐代女性的时尚潮流。
武则天时期的服饰,不仅展现了唐代女性的时尚品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与包容。这些精美的服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洛阳博物馆的展览,我们得以一窥那个辉煌时代的服饰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服饰文化与日新月异的时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