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穴埋豆+药膳,告别失眠烦恼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9: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穴埋豆+药膳,告别失眠烦恼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失眠的群体越发庞大。因西医对失眠的疗效不佳,且容易形成药瘾,让患者十分苦恼。与西医不同,中医对于失眠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式,许多患者在中医的调理下有效缓解失眠症状,甚至彻底治愈。

中医将失眠称之为“不寐”,包括无法入睡、入睡困难,以及睡眠质量差。有的患者并非完全无法入眠,而是容易被惊醒,经常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不能进入深度睡眠。还有些患者容易做恶梦,经常感到心神不宁。

通常来说,“入睡困难、频繁醒来、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感觉睡眠质量差”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心脏功能失调、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等等。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心不仅是调控血液循环的器官,还是精神活动的主宰。如果心气不足或心火过旺,都可能导致失眠。另外,中医还强调“心与肾相交”,心肾不交亦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

中医治疗失眠的策略通常是“辨证施治”,即根据具体的失眠类型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拔罐和按摩等。

耳穴埋豆是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之一。从中医角度讲,人体的耳朵与人体经络和脏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耳穴压豆法是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之一。耳穴选穴:心、脾、神门、皮质下。操作如下:选用王不留行籽压丸,每5日1次,两耳交替。2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耳穴压豆中的“豆”即为所用药物,临床上常用王不留行籽。王不留行是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略有光泽。其味苦性平,归于肝、胃经。用作耳穴压贴,主要发挥它活血化瘀的功效。将耳穴压贴耳廓穴位,给予适当的捏、揉、压、按,使其产生痛、胀、麻、酸等刺激反应,通过刺激脏腑在耳廓上的相应穴位,达到运行气血、抒情达志、调节平衡脏腑阴阳,从而起到镇静、安神、凝心的功效,获得良好的助眠效果。另外,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耳穴贴压可以减少兴奋性激素的释放、提高血清中5-羟色胺水平,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起到对睡眠的促进作用。

耳穴贴压的操作简单方便,不受场地和环境的限制,相较于药物治疗副作用少,价格低廉,更易于接受。

穴位选择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耳穴压豆治疗睡眠主要以清火、育阴为主。心穴位于耳甲腔正中凹陷处。肾穴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交感位于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枕穴,又称晕点,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心穴、交感、皮质下作为主穴可益心安神,具有安神定志之功。配伍肾穴,育阴养血;枕穴升清利窍,止痛安神。穴位之间相互搭配,可制阳亢、壮阴水,使阴阳相合,心神相交,起到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耳穴压贴的注意事项:每次治疗一只耳朵,两耳交替;可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15-30秒;注意防水,以免脱落;如出现过敏这,应及时取下。

食疗在治疗失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具有安神效果的食材,比如莲子、百合、桂圆、龙眼等,可以用来煲汤或做粥,能够帮助改善睡眠。

龙眼莲子羹:龙眼肉5钱、莲子4钱、百合3钱、红枣5颗、冰糖适量。功效:有养血安神的作用。

玄参莲枣饮:玄参3钱、酸枣仁3钱、柏子仁3钱、莲子心3钱,加水1000ml。功效:有养阴降火、清心安神的作用。

龙眼肉粥:龙眼肉5钱、红枣3至5个、白米适量,可加冰糖少许。功效:有补益心脾气血的作用,适宜贫血、体质虚弱的失眠患者。

百合莲子汤:百合5钱、莲子(去心)4钱、合欢皮1钱、茯神3钱。功效:有补心脾,安心神的作用。适宜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

甘麦大枣茶:小麦5钱、大枣10个、甘草2钱。功效:滋肾清心,适用于心烦、急躁、易怒、面部潮红、多梦易醒者。

双仁炖猪心:柏子仁3钱、酸枣仁3钱(布包),猪心1个。功效:适合心虚多汗、自汗、惊悸恍惚、怔忡、失眠多梦之人食用。

夜交藤粥:夜交藤10钱、茯苓6钱。煎20分钟去渣,入白米60克,大枣5个,煮熟后再加少许白糖调味服食。功效:适用于肝腎不足、陰陽失調的失眠。

宁心安神茶:小麦3钱、远志3钱、茯苓3钱、甘草2钱、红枣3颗。功效:有交通心肾、宁心安神的作用。

小麦甘枣汤:小麦100克,炙甘草20克,大枣30克,百合50克。功效:每日一剂水煎服。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的调整同样重要。中医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这有助于调节生物钟,使身体逐渐适应固定的睡眠和觉醒周期。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和辛辣食物,晚餐应以清淡为主。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更好的睡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太极、瑜伽或是散步,可以帮助放松身心,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适当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学习一些减压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帮助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于防治失眠至关重要。

中医学认为七情失和,思虑过度,或恼、怒、悲、恐,均可导致气机郁滞、心神受扰而发失眠,因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于失眠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在晚上10点前上床睡觉。在睡觉前6小时内不喝酒、睡前不吸烟、不看电视剧、小说,不做剧烈体育锻炼,避免过饱或者过饥。如失眠情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则需尽快就医,寻找病因,针对性进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