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正月十二:烤老鼠火的秘密
石家庄正月十二:烤老鼠火的秘密
正月十二,在石家庄南部的一些村庄里,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点燃柏树枝,烟雾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们围坐在火堆旁,嬉笑着,等待着夜幕降临。这一天,是他们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之一——“烤老鼠火”的时候到了。
烤老鼠火: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正月十二夜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了驱赶老鼠、避瘟驱邪,人们便在这一天点燃柏树枝叶进行烤火。由于柏树俗称百龄,因此这一习俗也被称为“烤百龄火”。在黄昏时分,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点燃柏枝,烟雾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享受着这温馨的烤火时光。烤柏火寓意着“败祸”,即通过谐音来表达驱除灾难、疾病和厄运的愿望。同时,人们还将不再使用的旧家什统统烧掉,寓意着辞旧迎新、去除晦气。
烤柏火还有一个有趣的谐音——“烤百火”。孩子们会走街串巷,奔走各家烤百家之火,寓意着不生百病、一年无灾无恙。这种习俗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友谊和互动,更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和祝福。
除了烤火本身,烤柏火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有趣的民俗活动。比如,大人会骗小孩说,当夜口念驴粪蛋,在碾盘处细听,即可听到老鼠娶亲的唢呐声。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但却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节日的乐趣。
烤火中的寄托与期盼
在烤柏火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将烧后的柏枝雕成“柏锁”,系上绳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以求长命百岁。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新生命的关爱和祝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此外,烤柏火还有一个新的寄托——“烧个板凳,领个双生”。这意味着在烤火的过程中,如果烧掉了板凳腿,那么家中就有可能会迎来双胞胎的喜讯。虽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却让人们在烤火的过程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与老鼠相关的其他习俗
除了烤老鼠火,石家庄地区还有其他一些与老鼠相关的习俗。比如藏剪刀,因为剪刀开合的声音类似老鼠偷吃,将其收起以求与鼠患划清界限;收旧鞋,鞋与 “邪” 谐音,扔掉烂鞋寓意驱邪,同时也避免给老鼠提供做窝的场所;捏老鼠嘴,包饺子时使劲捏,象征把老鼠嘴捏死,让它不再咬坏东西。
搭灯棚:迎接元宵的序曲
随着元宵节临近,村庄管事人会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着手准备花灯,搭建灯棚。在这一天,大家齐心协力,有的负责选材,有的负责搭建,忙得不亦乐乎。灯棚是放置花灯和灯笼的临时建筑,搭建它不仅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营造喜庆氛围,更寓意着家庭和睦、团圆美满。五彩斑斓的花灯点亮时,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吉祥,人们在搭建灯棚的过程中,也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代传承: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家庄正月十二的习俗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在正定古城,新春灯会将传统花灯与现代灯光艺术相结合,打造出“古城灯会+全城多点亮化”的璀璨新格局。湾里庙步行街的灯会则将传统非遗彩灯制作工艺与本土文化创意融合,形成高低、点线、光影的韵律之美。天桂山风景名胜区的灯会更是融入了黑悟空主题灯组等现代元素,吸引着众多年轻游客。
庙会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土门关驿道小镇的京畿燕赵民俗大庙会不仅有传统战鼓、河北梆子等非遗表演,还加入了美食大赛、才艺大比拼等互动环节。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的新春民俗庙会则融合了美食、花会、戏雪乐园等多种元素,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机。
石家庄正月十二的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烤老鼠火、搭灯棚,还是现代的灯会和庙会,都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和祝福。这些习俗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