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核集团总经理申彦锋:数字化转型要“架构”未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8: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核集团总经理申彦锋:数字化转型要“架构”未来

近日,中核集团召开了提高组织管理绩效专题会,总经理申彦锋在会上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于核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企业是架构出来的”理念,倡导各部门各单位树立活在未来的心态,加强学习和创新,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打造学习型组织。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中核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为其他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01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中核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国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核电对助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改善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02

申彦锋的管理理念:企业是架构出来的

申彦锋总经理提出的“企业是架构出来的”理念,为中核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强调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革新,更要注重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重塑。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核集团积极推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协同运作。同时,中核集团还注重打造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树立活在未来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03

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践

中核集团旗下的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运行研究院”)是数字化转型的佼佼者。运行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核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转型。作为中国核电的数字化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运行研究院牵头推进了中国核电的数字化转型工作,编制了相关规划文件,并推动了一批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项目。

运行研究院通过实施“1520”发展规划,布局五“更”领跑愿景——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更智能、更环保。目前,运行研究院已开展148项科研项目,拥有6个研究所和5个数字化创新部门,员工329名,平均年龄38岁,其中博士和硕士占比35%,高级职称以上占比超过57%。这些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为运行研究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04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西北监督站通过建立专业协同机制、持续深入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提高业务授课质量、编制典型监督案例汇编等措施,致力于打造“独立、专业、严慎、高效”的监管机构。会议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通过改进自身工作和发挥建设性作用来提升整体监管效能,努力把握核安全监管工作规律。

中核集团借鉴西北监督站的经验,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建立跨部门的专业学习小组、开展多样化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业务授课质量等措施,中核集团不断提升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05

未来展望

中核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申彦锋总经理强调,这只是一个开始。面对未来,中核集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中核集团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先进的数字化转型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企业是架构出来的”理念指导下,中核集团将继续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打造更加高效、协同的组织体系。同时,中核集团还将继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培养更多具有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核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在申彦锋总经理的带领下,中核集团正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精神,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